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748篇
社会学   10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在老柯的眼里,只要阳光照到的地方,哪怕是仅有一平方米的阳台,都可以将餐厨垃圾变成绿色果蔬,玩转"自产自销"。创新支怪招受宠的老柯被嫌弃了柯文沣今年64岁,家住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三盛果岭小区。老柯和老伴都退休了,儿女不在家,内向的老伴养些花草寄情,外向的老柯则接手了小区合唱团,排练、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在老柯的带领下,合唱团的节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看,小区的老人们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决音乐课堂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推进北碚区“和谐课堂、卓越课堂”的创建力度,我校于2011年3月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音乐课例研修活动。在活动中,参与教师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强弱带动,城区联动等教研方式,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也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3.
孙俊宁 《山西老年》2013,(11):4-4,37
“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山西省委老干部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开门搞活动,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多管齐下,边查边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稳步推进。“三问”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绕问计于老干部、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聚焦“四风”,找准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三个方面 :朴实平淡的语言、回旋复沓的结构、错落有致的节奏 ,全面分析、鉴赏《诗经·七月》的艺术特色 ,从而突出了它在《诗经》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5.
我们回顾中国历史时不难发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50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出现了若干重大转折和加速发展的年份。这些年份树起了共和国发展史上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lop年就是一座改革开放史上的丰碑。由崇庆余、杨德山先生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的《再铸辉煌》一书,则真实地再现了1992年这一丰碑的风采。一、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再铸辉煌》一书从广义社会史角度铺设框架,实录直书1992年史实,既关注1992年的经济运行、外交事件等方面的重大史实,同时…  相似文献   
56.
“真与美”是方敬作为一位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一生的人生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原则 ,更是他诗歌创作一以贯之的“诗之思”的集中体现。他是“凭着爱的名义写诗”的 ,因爱而求“真与美” ,为求“真与美”而担当而奉献。方敬诗歌创作生涯 ,呈现“真与美”寻绎过程。透视方敬诗歌精神之旅 ,不仅易于贴近方敬诗歌意义世界 ,同时也对于把握 2 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与 2 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脉络 ,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7.
以学研究会为骨干的作家群和以创造社为代表的作家群,人的价值取向亦即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对真、善、美的内涵的界定、对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理想的追求便形成了各自的偏颇方向。偏枯乃是五四小说家在审美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共通特点。  相似文献   
58.
庄子哲学中“道”既存于本体世界又存于经验世界,这造成了“道”在两个世界的“割裂”,从而相应地分成“道之真”和“道之气”两个方面,进而,这种“割裂”被带入其人性论中,造成人性的“割裂”,则其人性相应地分成“人性之真”和“人性之气”,这两方面相互制约和斗争,构成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庄子在《渔父》中提出“法天贵真”思想,分别从本体层和经验层来解决此人性矛盾,从而既使“人性之真”和“人性之气”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人性论图式,又使得生活在经验世界的个体人超越为体道真人。最终,在人性和人生两方面实现了由人向“道”的回归,也使庄子哲学得以完整。  相似文献   
59.
文化可以分为"文化精神"和"文化体系"两个层面。文化精神是由普通民众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创造并且传承的文化信念,是与其生存需求息息相关的情感反应和生活实践规范,体现于其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而文化体系则是学界人士在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所构建的文化话语体系。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系层面被大体解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来没有被解构,也不可能被解构。具体来看,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以"求真"为旨的西方哲学取代了以"求善"为旨的中国经学。构建中国现代文化话语体系的关键,必须充分尊重中国文化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真"和"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为了澄清海德格尔(Heidegger)的本体论美学和传统的认识论美学之间的根本区别,采用了文献解析和价值观比较的方法,通过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使其艺术思想的美学价值得以展现.研究认为:其本体论美学是和真理相关联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揭示了艺术的本性,即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这成就了海德格尔在西方美学史上的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