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529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办公室业务》2009,(5):1-1
2008年5月12日,相信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这个日子,那些消逝在无边黑暗中的生命,那些瞬间破损的家庭,那些不堪触摸的沉痛记忆。现在距离汶川地震已经一年了,悲痛、坚强、感动、震撼,这些字眼依然清晰地跳动在我们心间。历经这场巨大的灾难后,沉淀在我们心底的除了伤痛,还有爱和温暖,还有鼓舞我们前进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2.
73.
在魏晋玄学中,郭象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很有代表性.他不仅以理论的形式总结了自汉末以来文人对时间迁逝的集体性咏叹,而且以超前的理论眼光透析了时间的本相,并将时间迁逝的问题有效地引入到生死解脱的本体求证中来.更关键的是,郭象进一步加快了庄子世界中的自然万化流程,并以无数的瞬间点来切割绵延.尽管这种瞬点时间观念只是一些萌芽,但为以后佛禅的时间空观思想入主中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74.
Located close to the district that houses the United States Embassy,in central Beijing,Silk Street (xiushuijie) market is an eight-story,28,000-square- meter building that can accommodate 1,500 stalls.For  相似文献   
75.
[评析] 本文以朴素的文笔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师形象,读过以后最不能让人忘怀的是老韩的个性。他的阳刚之气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魅力,而且还影响了他手下的学生们;他的外刚内柔的性格经小作者用细节一渲染,便成了学生们向之往之的甘泉;更可贵的是老韩从不高高在上,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平等的。总之。作者能在为情造文的基础上极力捕捉老韩的个性是此文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6.
张维维  寒月 《伴侣(A版)》2007,(11):44-45
<正>口述:方先生,31岁,硕士文化,某公司研发人员方先生的电话是在快半夜的时候打来的,电话中的他显得很激动:"这么晚了打搅你,实在是万不得已。我心里困惑极了!就是现在,我还是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我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一个堂堂的研究生,一个被周围人认为非常聪明的科研人员,竟然会被人骗了,而  相似文献   
77.
一、癌症临头——病房里的女人心思 当人得知自己患上了某些疾病,比如癌症,那他往往会本能地在瞬间默语:“我的生命倒记时了?是读年?读月?还是读分?读秒?”  相似文献   
78.
潘盛 《金陵瞭望》2008,(21):87-90
翻开《吴都赋》、《桃花扇》、《白门买书记》、《南京三年》、《南京日记》、《南京的思念》、《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每一部书、每一篇文章,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渐渐远去的背影,却又分明透露出南京文化的底气。  相似文献   
79.
沈从文故事中对农人目光的文本化(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总是用一种独特标准来观察和批判城市以及城里人。这是异乡情调一种典型形式,即“乡下人”对于城市所形成的印象。沈从文将城市读者的“他者”构成叙事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种社会学意义的距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学意义上的,或者性别和世代上的区分。从这种观察中得到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对立通过反语和讽刺反映出来。作者拒绝叙述者无所不知的权威,叙述者的声音始终是不张扬的,而且他的写作是以语言的克制为特征的。从这样的叙事实践中所得到的结果,正是话语与话语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同样也是作家与他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