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13篇
  免费   2131篇
  国内免费   501篇
管理学   8936篇
劳动科学   412篇
民族学   2469篇
人才学   1417篇
人口学   290篇
丛书文集   19613篇
理论方法论   3842篇
综合类   38271篇
社会学   4836篇
统计学   1759篇
  2024年   304篇
  2023年   1279篇
  2022年   714篇
  2021年   1307篇
  2020年   1370篇
  2019年   1569篇
  2018年   643篇
  2017年   1228篇
  2016年   1620篇
  2015年   2785篇
  2014年   5719篇
  2013年   4846篇
  2012年   6037篇
  2011年   6245篇
  2010年   5676篇
  2009年   5557篇
  2008年   7432篇
  2007年   5311篇
  2006年   3990篇
  2005年   3744篇
  2004年   3012篇
  2003年   2669篇
  2002年   2656篇
  2001年   2145篇
  2000年   1673篇
  1999年   797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康晓光  卢宪英 《学术界》2015,(1):135-150,325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了,还是已经彻底消亡,抑或是处于一种折中状态?二,近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性质,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实证分析表明: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既不是张之洞所言的"一成不变",也不是列文森所言的"彻底消亡"。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被妖魔化的历史之后,经过损益的儒家文化仍然活着。二、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不是一场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不是稍纵即逝的泡沫,而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儒家文化正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儒家文化之所以在此时走上复兴之路,一是中国的终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素质,这种素质孕育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二是中国的工具文化现代化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成功创造了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大势";三是当下的有利的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33.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但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且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李式玉词129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34.
在金融交易主体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货币循环以及信用流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关联的机制就是所谓的科技金融平台。本文对金融平台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对科技金融平台运作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应该通过对价值网的利用对科技金融平台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能够将科技金融平台的运作模式和框架清楚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35.
殷冬水 《江海学刊》2015,(2):108-116,239
政治平等指所有受政府公共政策影响的公民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具有大致相同的影响力。政治平等是公民有尊严地生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正义得以实现的政治条件,是政治共同体维系政治团结的重要基础。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些人认为政治平等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难以实现的、难以测量的,可能会侵犯其他政治价值。实现政治平等,需要实现某种程度的经济平等,同时要限制经济不平等对政治平等的影响,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公民权,公平配置代表权。  相似文献   
36.
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领域依旧存在着管理失范的现象,然而社会管理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档案价值的高低,基于此种情况,笔者以社会管理失范现象的具体体现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社会管理失范对管理档案价值的影响的应对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7.
物质文化研究(MCS)是近年来当代西方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跨学科性、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研究领域.对物的共同关注使得物质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消费、空间等理论话语形成交汇,逐渐生成一个指向一切物品研究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的学术空间;对文化的关注使得物质文化研究开始汇入文化研究的主流,借助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向身份、自我、物人关系等纵深领域拓进,被西方学者视为是文化研究中的“物质转向”.  相似文献   
38.
图书简介:《材料科学探索》是一部反映我国材料科学,特别是高温合金领域重要发展和学术水平,对我国材料科学的研究以及今后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的著作。该书与时俱进增订新的内容,收录了师昌绪院士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学术论文及重要代表作,是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缩影,为当下及后人研究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权威、翔实的学术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高度语境化的研究活动,它要求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民族等语境出发,对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做出解读。本期刊发的笔谈即是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上博简《诗论》以其涉及中国古代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自20世纪发现《诗论》后,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已历经14年。《诗论》研究在篇题、作者及竹简形制,竹简编联、拼接、复原,《诗论》字、词及相关《诗》篇名考释,《诗论》与《诗序》的关系,《诗论》与学术史、经学史、思想史、制度史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丰硕,异彩纷呈。笔者认为,《诗论》与《诗序》的相关研究空间仍然巨大,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学术界为此共同努力。《诗论》文本复原、字词考释等基本释读难度极大,学者对此应有充分估计。如果在基本释读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展开综合研究,难免沙塔之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