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3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529篇
社会学   3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着轻政治参与而重市场和经济参与,轻校园参与重社会参与,轻传统文化参与而以文化挑战者自居的取向。因此,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增强其文化参与意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其校园参与意识;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其经济参与意识,是切实可行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62.
《阅读与作文》2009,(4):34-35
法国人喜欢交际,但他们也很尊重隐私,无论是对个人短暂的沉思默想,还是对家人相聚时的家常议论,或是对在酒吧或咖啡店里的独处,他们都会努力防护。  相似文献   
63.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礼仪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礼仪教育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和周公的"制礼作乐"都对"礼"做出了说明。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中蕴藏着广泛而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礼仪的起源和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品味掌声     
掌声是什么?是礼仪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尊敬和欢迎。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常常听到。如同一日三餐,是我们生活的伴奏曲。掌声有各种各样。有的是台上的主持人,号召台下的听众,  相似文献   
65.
方琦 《北京纪事》2009,(12):30-32
8月份听一个朋友无意间说起花博会要招礼仪,我感觉这也许是份轻松露脸的好活儿,待遇也满意,就精心打造了一份简历,托朋友呈了上去。之后就石沉大海了,还好咱心态好,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一个月后有人联系我去参加培训,我喜出望外,把它视为意外收获!到了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份礼仪工作,而是讲解员。这差别大得离谱,在我看来礼仪是属体力劳动,而讲解员属脑力劳动,能力要求可不一样。经过一番痛苦纠结后,我决定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相似文献   
66.
礼仪、大清律与维吾尔族习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王朝统治合法性的信仰体系,而律是礼的具体化。清朝为维护其统治合法性就必须维护《大清律》的权威性、普遍性和象征意义。清廷在维护《大清律》在回疆的权威性、普遍性和象征性意义的同时,回疆地区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教法(维吾尔族习惯法)也在回疆的较大范围内得以继续适用,其中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最终使回疆地区的法律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7.
中小学生的礼仪行为水准并未随其年龄的增长、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而逐步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严重缺失,体现学校的礼仪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倡导现代礼仪教育理念,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努力,克服学校礼仪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各环节相互脱节、教育过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弊端,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正苏州自古即为"人文渊薮",状元之乡,有博学、崇礼之传统。博学、崇文、尚礼、好学为苏州数千年之文化传统。学府小学地处苏州横塘石湖之畔,周边与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经贸学院等高等学府比邻而居。基于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学府小学"由此而展开"博学、尚礼"的德育校本探究,从我校自身的优势出发创建德育特色,着力于培养懂礼仪、会学习、身体好、敢竞争、能合作的学生。  相似文献   
69.
逢年过节收发短信已成为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一部分。既然是生活交往的一部分,就应该讲究礼仪。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是最喜欢发短信的群体,这从动感地带的一系列短信优惠套餐中可以看出。当然,社会人士也会经常发短信。短信虽然是小事,但要知道礼仪是体现在细节上。细节又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因此,了解一些日常的短信礼仪常识,对每个现代人来说都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0.
朱蒂 《职业》2010,(12):42-43
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人吗?生于"85后",打扮"卡哇伊",说话娃娃腔;没事就玩"人间蒸发",下班就爱抱团诉苦;称呼没大没小,礼仪一窍不通;不懂事的一副理所当然,爱逞能的一脸学术高深;一哭二闹三辞职,整出一堆烂摊子……如果你的新同事里有符合以上几条的,"恭喜"你遭遇了时下职场最"生猛"且有高传染性的"公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