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83篇
  免费   2336篇
  国内免费   512篇
管理学   16388篇
劳动科学   1729篇
民族学   2016篇
人才学   3426篇
人口学   1423篇
丛书文集   23508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7070篇
综合类   45300篇
社会学   13706篇
统计学   2963篇
  2024年   429篇
  2023年   1613篇
  2022年   1026篇
  2021年   1897篇
  2020年   1929篇
  2019年   1890篇
  2018年   858篇
  2017年   1659篇
  2016年   2312篇
  2015年   3735篇
  2014年   8703篇
  2013年   7360篇
  2012年   8817篇
  2011年   10092篇
  2010年   8832篇
  2009年   9108篇
  2008年   10329篇
  2007年   7167篇
  2006年   6322篇
  2005年   5955篇
  2004年   4126篇
  2003年   3476篇
  2002年   2864篇
  2001年   2545篇
  2000年   1943篇
  1999年   861篇
  1998年   498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于这两种转向过程,同时,其也为诠释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新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质量取向,应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下,建构以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价值基础,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2.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变化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情境和互惠文化背景,其特有的社会情境通过影响群体情绪存量推动着群体行动的发生和变化。基于湖南某县三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表明,在情绪存量递增的过程中,个体情绪不断被激化,逐步实现群体行动的情绪动员。在情绪被充分动员的基础上,乡村社会固有的互惠文化通过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者积极性、防止群体成员"搭便车"以及动员内外部资源参与群体行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整合了资源,促使群体行动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
94.
张本霖 《生存》2020,(7):0217-0218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形成正确思维模式。而在这征途中,引导是老师们最好的手段,质疑则为引导学生最好的切入点。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中练就质疑的勇气,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质疑的方法,让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5.
章小全 《生存》2020,(3):0071-0072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把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以专门强化两者之间的其中一项,这种独立式的教学无法使二者建立有机联系。实践证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英国文化政策建立在文化工具主义基础之上,文化功能一方面指向经济发展,其主要路径是智力资本集聚与创意技能培育;另一方面指向社会融合,其主要路径是审美教育与文化认同.然而,工具主义文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文化与社会融合、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也并不能被实践所证明.对文化界定的模糊反而导致英国文化政策产生摇摆与困惑,创意产业带来的大众娱乐的发展也有将英国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边缘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97.
现在很多女性都或多或少有些“公主病”.不过,如果都像近期流传的某视频中的主人公一样病入膏肓,可要及时医治了.这段视频中,女主人公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如公主般刁蛮任性,工作中也对同事呼来唤去.有人说,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表现. “公主病”者为数不少 “公主病”者指过分自我感觉良好,并且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多数是未婚年轻女性,从小受家人呵护、伺候,依赖性强,行为骄纵,有问题常归外因,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98.
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未完成性。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在肯定人的属性前提之下,去探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而追问怎样培养人。基于学生人之属性的思考视角,探索学生选择权利的落实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唤醒学生的选择意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从而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治理机制。社会调节作为一股独立的治理力量,为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社会调节中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功能,能够综合发挥社会调节的优势。我们应从全面理解顶层设计,明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边界,重点支持矛盾化解社会组织,推动居民自治四个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