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93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生活中不光是争斗,很多东西是靠争斗得不来的。常听有人说:"有爱孙猴儿的就有爱猪八戒的。"这是因为孙猴儿和猪八戒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而且这两种鲜明的个性交相辉映,使得取经路途妙趣横生。而沙和尚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好像比较模糊,谁也说不清他一路  相似文献   
52.
程群 《江淮论坛》2005,(6):141-147
中国传统道教对很大一部分古代文人产生过重要影响,道教理论家所建构的“神仙世界”曾深入他们的精神领域,成为诗意栖居之家园。“神仙世界”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文人诗意的家园,很大程度上是由道教理论家所创造的“神仙世界”本身内容所决定的。道教理论家关于神仙实存的论证,神仙对于人生的巨大救赎功能,“神仙世界”物质充盈、自然环境优美等等因素,契合古代文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将之视为诗意栖居之家园。历代帝王热衷于访道求仙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氛围,是促使文人将“神仙世界”视为诗意栖居家园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53.
彭瑾 《唐都学刊》2001,17(1):84-88
游仙诗在唐以前就大量出现.它起源于楚辞,兴盛于魏晋,是唐前诗歌中一个重要类型.它的出现,既受神仙学说的影响,同时也与社会现实及诗人个人际遇有关.唐前游仙诗影响深远,它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与手法,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浪漫主义的精神,也对同时代的诗歌如山水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CIMS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评价CIMS实施效果需要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迄今尚付阙如.本文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设计了一个由2类9项13个指标构成的测度CIMS实施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5.
秦汉时期,统治者强烈的长生不老愿望促使升仙、神仙思想大肆流行,并衍生出一系列以升天成仙等神话题材为内容的美术作品。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汉代墓葬中,只要有壁画,必定有神话题材。如西王母、东王公、女娲、伏羲、青龙、白虎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尽管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可笑荒诞,但对于我们洞悉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文化意识及艺术发展水平却有着弥足珍贵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以鳃为材料,用PHA腹腔注射秋水仙,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玻片标本,Giemsa染色,对灰神仙鱼的染色体组型作了分析。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8,染色体可分为四组;A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B组: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C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2对;D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6对,NF=60。组型分析中出现异型染色体,并对其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通过一种“圆而神”的悟觉思维实现的。它与整个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相同的,中国绘画艺术中也同样追求“圆”之美。从表层(“象”之审美层次)而言,是追求着一种外在形式与结构之“圆”或完整的“空间境象”,包括特定的物理空间之圆,而从深层而言,则是要达到“气”圆与“理”圆。  相似文献   
59.
<诗经>中为神仙的萌芽提供了诸多条件--不仅描绘了神仙所需要的理想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有关神仙的理论与技术,而且营造了神仙享乐生活的方式.因此说,<诗经>中神仙的萌芽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60.
魏晋时,神仙道教、巫术与隐逸杂糅在一起,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内涵融入了新的元素,这种隐逸文化新思潮随即也影响到隐逸文学的创作.魏晋小说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隐逸的题材,且体裁种类繁多,有志怪类、志人类和杂传类等,其主题生成方式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体现了早期隐逸小说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