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90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3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595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回族神话具有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尤其体现在回族神话中出现的"龙神"形象上,这是与伊斯兰教"认主独一"信仰相背离的文化事实,却彰显出回族神话传说在中国本土语境中经过长期的文化适应而形成的本土特征。透过"龙神"形象的文化表层,可以看出历史上回族民间在本土适应中遭遇的文化困境,以及在文化共享中坚守文化本位并最终实现回族文化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迟子建的短篇小说《逝川》当中捕“泪鱼”的仪式有着丰富深刻的意蕴,对于仪式的解读是把握作品精神内涵的关键。这一仪式传达着作家的悲悯情怀和生命关照,以神性照亮生活,为作品构建了奇异唯美而又充满温情的诗意世界。  相似文献   
103.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神话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品格的一组重要概述.但长期以来,对这一组文化品格的形成,缺乏"发生学"的研究.透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叙事,可以发现,中国神话饱含着"乐感文化"的因子,而希腊神话则演绎着"罪感文化"的主题."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因子滋生于人与自然抗争的集体体验,其深层成因,可以追溯至中希两族的地理母因.  相似文献   
104.
神话与历史,通常作为相互时立的两个概念和学科而被提及.最近二三十年,西方史学界,尤其在后现代新史学,在叙述史学的启发之下,出现了"神话历史"(Mythistory)这一术语."神话历史"的出现,既体现了历史文学性的叙述与结构形式一面,也表现了诸如历史人类学之强调文化内容的一面.作为对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反拨,神话历史更加强调历史的文化认同性,而不是对于史料的客观分析之科学与事实.这是一种纵贯西方史学的实践.从希罗多德开始到维柯的奠基,布克哈特还有本雅明等历史学家的推动.以色列历史教授约瑟夫·马里在其<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一书中论述了整个"神话历史"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对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内涵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近日,我以师友之间的关系,采访了萧兵,要他谈一谈学术经历和想法。虽然还不是"法拉奇式提问",可也够"不敬"的了。目的在于尽量保存真实。——周游周游(以下简称周):您才上过高中一年级,不到15岁就当了兵,怎么搞起学术来了?  相似文献   
106.
年轮     
杨群华 《老友》2010,(3):21-21
  相似文献   
107.
《留东外史》是中国留学生文学的开山之作,因为书中充斥着对留日学生嫖妓的描写,自诞生以来备受误读和诟病。其实作者描写中国留学生嫖妓,是为了炮制一个日本“卖淫国神话”,隐藏着把日本“妓女化”的价值取向.有着明显的“性政治”意味。作者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感情,和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虎门的寻觅     
江与海的交汇处,两面苍茫的岸。历史从岸边出发,岸上的现代风景不断生长,一座城市在历史与梦想交织的波涛中,一次次挥洒让世人惊叹的笔划,如神话流传。  相似文献   
109.
吕昭义 《学术探索》2009,(3):93-101
流传于云南的洪水葫芦神话包含三个内核:洪水、兄妹成婚、葫芦生人,是各民族文化交汇的产物。最初是由杜字族人带来的蜀国反映人与自然斗争的洪水神话;其次为朱提的洪水一兄妹成婚神话,反映了败亡南逃的杜宇族人对“直眼人”时代的反思和开辟新时代的愿望;在古代哀牢地区产生并传至云南各民族的洪水一兄妹成婚一葫芦神话,主题为各民族皆兄弟。印缅那加族的洪水葫芦神话表明,他们的先民大约在7世纪时从云南迁出,迁移途中经过了佤族居住地区。  相似文献   
110.
2007年服市场的6000点,现在看来是如此的遥不可及,那段天天红盘,天天涨停的日子不能相见只能怀念。不过在另外一方资本市场上,天天涨停的神话在2011年又重出江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