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腰包渐鼓,太平路大小面包房的门槛已然被我踏平。太平路大小十余家西点面包店,摆得上台面的,无非优力美食、金凤呈祥和旺市的超大面包房。金凤呈祥以生日蛋糕为主,优力美食则主攻甜点,旺市的面包房已陷入批量生产的程式化困境,都无法将面包做得地道。美食也是艺  相似文献   
12.
程式与主题是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中的两个概念,用以分析口头诗歌的编创技巧.阿欧怜儿是西北民歌"花儿"中"洮岷型花儿"的一个类别,以演唱中歌者的即兴创作见长.阿欧怜儿的程式包括其韵文程式、词句程式和衬词程式;按照民众的分类习惯阿欧怜儿有四大演唱内容:好花儿、傻花儿、心痛花儿和佛爷花儿;这些类似于洛德所说的口头传统的话题,在这四大话题下每一类又各有若干主题.  相似文献   
13.
天祝"花儿"和"拉伊"中的程式套语,在一定程度上为歌者提供了记忆上的便利。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能使其特色更加清晰和突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民族民歌。  相似文献   
14.
戏曲程式从对生活形象的提炼开始,到"有意味的形式"的形成,乃至走向中国艺术共通的虚实相生、飞舞生动的最高境界,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兰天瑛 《科学咨询》2007,(18):67-68
戏曲表演程式化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规律.表演程式化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并不矛盾.在戏曲研究与教学过程中导入建构主义理论,将对我国传统戏曲研究与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skeist方程式导出了二元共聚物组成与聚合转化率关系的算法 ,并用BASIC语言编程 ,对偏氯乙烯 /丙烯腈、偏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体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把离任审计引入干部的管理过程,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还不尽完善,存在着履行程序,消极应付,走过场、搞形式等倾向,审计过程简单化,审计手段程式化,审计结论概念化,信度不高,参考价值不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离任审计的监督效力。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17):14-15
2007年4月23日,福建省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全程式网上审批"模式,即申报人在网上申报,窗口人员及部门领导在线进行审核、签署意见、拟发批文,同时通过手机信息、电话提示告知申报人,申报人通过相关设备远程输出审批结果。此举标志着泉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语言使用过程的实质是语言模因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选择、相互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积淀于人们大脑之中的语言模因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程式性模因.简单地回顾国内以模因论为视角对语用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以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模因论中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结果所形成的程式性模因,最后从礼貌语言的程式性模因论证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20.
强调文学接受是卡勒诗学的核心,肯定女性主义阅读理论是其结构主义文论的独特之处。卡勒认为,文学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文学性主要取决于文学接受。从主体建构的层面来看,卡勒的"作为妇女的阅读"概念,很有意义,对我们建设中国本土化文论,不无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