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7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892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9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280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2728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42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4 毫秒
951.
全要素生产率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改进后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对云南省历年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贡献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资本和自然资源是推动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明显的起伏发展趋势,并且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云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  相似文献   
952.
该文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1978—200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7年期间,各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加3.7%,其中东部地区增加4.3%,中部地区增加3.2%,西部地区增加3.6%,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比改革开放初期时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且改革开放初期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大于技术水平提高,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负增长。  相似文献   
953.
借鉴新增长理论思想,构造一个用进出口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将进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为进出口部门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对非进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两类,考察比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对非进出口部门均存在显著技术外溢;对外贸易技术扩散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即技术贸易最大,服务贸易次之,货物贸易最小;货物贸易对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起到作用,而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均提升了自身部门的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54.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原因的解释,采用劳动增进型生产函数对198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产出进行分解,分阶段考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两国产出的贡献程度,指出两国经济增长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全要素生产率,而这一差异又与中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55.
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对1978~2001年江苏经济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测算了江苏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较高的产出增长率总是伴随着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相似文献   
956.
文章以国家高新区的设立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1—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集聚是国家高新区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途径,国家高新区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两种渠道助力区域创新。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设立国家高新区对相邻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57.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优势。本文基于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并匹配具有代表性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研究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够显著且稳健地提高我国企业OFDI的可能性、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进而提升我国OFDI的活力和韧性,并且解释力度高达企业OFDI传统优势研发密度的48.3%~53.8%。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海外经营成本降低是数字化优势促进企业OFDI的两条潜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优势的OFDI促进效应在绿地投资、传统行业和高竞争性行业中表现更加突出。此外,我国OFDI“走进东道国”过程中,跨国公司数字化优势与东道国数字化优势间的竞争效应大于互补效应,因而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正向作用在高数字化水平东道国的样本中受到抑制。本文研究结论对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利用数字化优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8.
社会福利企业是中国的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平台,国家通过组织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模式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社会福利企业由于先天的不足,其发展壮大依赖于国家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文章试图以中国建国以来的几次重大税制改革为主线,对社会福利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并对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下福利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9.
在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蓝图中,2008年将是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改革资源税费制度、研究制定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等重大税制改革列入2008年改革曰程.  相似文献   
960.
陈扬 《科学咨询》2008,(23):15-15,88
本文从要素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探讨了“要素整合”作为“城乡区域统筹”建设的途径的一些具体举措,是对以“要素投入”促进“城乡区域统筹”的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