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36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01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余平 《东西南北》2008,(12):18-18
同一个地球,因制度的不同而颠覆了对财富的定义。我二伯几年前去了美国,在纽约第六大道买了一套房子,最近几年升值很快。我很钦佩二伯当初置业的眼光,要知道,美国的很多房子都缩水了。  相似文献   
82.
政府增收意愿推动下的税收征管改革导致了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的产生,其实质代表着宏观税负的不断提升。为避免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现象长期存在而给经济带来的危害,我们必须抓住税收大幅增收的机遇,及时调整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政府用税行为的制度约束和监管,保证税收调控职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83.
在近代英国,针对过多犬类对于公共健康、财产安全、狩猎法维护与济贫等造成的问题,民众与政府在犬类管理上经历一个由屠杀到征税的过程。对犬类征税旨在限制其数量,但是也引发了持续整个18世纪的争论。在国家权力限度、狩猎法改革、公共道德改革等方面的争论反映出养犬长期成为英国社会问题的归因指向。直到18世纪下半期,动物主体权利的主张开始出现,犬类地位上升,养犬才由多余成为必需。1796年《犬类税法》的通过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这种变化,从而保障了英国普通民众养犬的权利。  相似文献   
84.
范辉 《决策探索》2015,(3):41-42
每到两会期间,房产税便成为热点之一。一方面,包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等业内专家大都会在这一期间集中发布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因为房地产市场的风雨飘摇,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买房人,都对这一税种何时征收充满兴趣和关注。到底房产税离我们还有多远?不动产登记是否会加速房产税相对于两会各种房产税的言论,今年3月1日实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对老百姓更具有影响力。从今年3月1日起,国土部正  相似文献   
85.
唐代悲田养病坊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悲田养病坊是设置于寺院、专门收养贫病孤老者的慈善机构,它源于佛经中的“悲田”思想和僧俗赈济贫病的善举。唐长安年间(70 1—70 4年)政府开始把它纳入国家救济体系,直到唐末。其经济来源为官府供给、官置本钱的利息、寺田收入以及信众的供施。悲田养病坊在唐代虽历周折,对后世慈善机构的设置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20-40年代,苏南乡村地权关系中出现了土地所有权的分散和"一田二主"的特殊现象.本文借助以斯科特为代表的农民"生存伦理"和以舒尔茨、波普金为代表的农民"理性意识"两种理论资源,探讨了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特定地域经济发展背景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农民特殊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87.
88.
严奇岩 《天府新论》2007,(2):126-131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以四川客家话为例,考察“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历史与现状,不难看出其文化内涵:体现了客家人对自己语言的文化自觉和祖先崇拜观念。“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反映了客家方言的文化功能,即情感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族群认同功能。客家语言态度上存在两个极端,体现了语言沟通与语言保护的矛盾。四川客家在处理好这一矛盾关系中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9.
“平均地权”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土地改革的一种理念诉求。而为实现此种诉求,源自亨利·乔治的“土地单税论”和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的合作社制度,就成为政要及一些学人为解决中国土地问题而在理念中做出的一种工具性选择,并造成了其与社会现实性要素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此说明在土地私有制度下,以和平、协作方式、借合作社为工具,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念诉求,实际上也只是人们对仅凭理性支撑的一种秩序化的社会经济架构的奢望。土地改革乃至于农村一切变革的成功需要在关注“经济和技术目标”之同时,还必须重视改革的“政治和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90.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的国际税收争议,主要表现为数字税三种属性下主权国家之间及其内部关于数字税相关问题的博弈。数字税国际争议使得全球经济治理的治理赤字、发展赤字和信任赤字都有所扩大,全球经济治理的协调机制和合作秩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应未雨绸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好WTO、G20等多边平台,主动与美国、日本、欧洲国家沟通数字税相关问题,在区域和全球多边等层面参与和推动数字税收规则谈判,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数字税相关政策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