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62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13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585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讨回族学学科体系与方法论创新问题,进一步揭示回族的群体遗传特征和起源、迁徙途径,本文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移植到回族学研究中。对回族和相关的国内外人群的Y染色体上SNP位点的多态性数据进行了研究,使用Arlequ in2.0软件计算了Fst遗传距离,并且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回族起源迁徙研究得出的证据可以与结合民族研究的成果和相关历史资料相对应;证明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和移植到回族学研究中;同时,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在回族学研究中的成果将为回族群体的医学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直接为回族群体的人口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92.
锡伯族族源、族称 ,历来为各民族学者与史家所重视 ,观点也不相异同。本文从地名信息的活化石角度探讨了锡伯族名称的语源。认为锡伯族称其语源即蒙古语之“锡窝尔” ,其语义亦即“森林”  相似文献   
93.
以北京邮电大学公共日语选修课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综合调查了193名学生对164个词语的认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些词语的语言和传播特征.研究发现,日本ACG文化的影响是这些词语得以传播的深层文化原因."汉字借用"类词语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符合度高的词语的认知度高;"意译"类词语由于均经过了符合汉语规则的改造,认知度普遍较高;"音译"类词语认知度总体较高,但其中需要有较高日语水平才能理解的词认知度偏低."拉丁字母借用"类词语中的"英语字母借用词"在认知度上普遍高于"罗马字借用词".  相似文献   
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开始恢复并快速发展,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学科建制不断完善。高师院校中课程与教学论的系科设置从无到有,组织机构逐步壮大;专业学位点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数量逐渐增多;专业学术机构纷纷成立,学术交流愈加频繁。随着学科组织机构不断壮大,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日益繁荣,学术队伍日渐庞大,学科发展获得了稳固的平台支撑。?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5.
周寅宾、钱振民二先生整理的《李东阳集》为目前收录李东阳作品最全的集子,然犹有未尽。通过使用少为文学研究界所关注的碑刻、书画等文献资料,辑得李东阳佚作12篇。其中《跋<夏忠靖公集>》对了解《夏忠靖集》早期面貌提供了可贵的材料。其余佚作对研究李东阳交游、书学观及其诗文系年也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96.
认知语言学通常把拟人视作最典型的本体(实体)隐喻,称为拟人隐喻,从而认为隐喻和拟人都是基于体验性和相似性的源域向靶域的映射。在认同隐喻和拟人都是不同概念间跨域联结的心智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隐喻是喻体(源域)向本体(靶域)的静态映射,本体、喻体在字面上兼具;而拟人是将本体融合在拟体中,非人本体被活化在拟体人中,并不显现,源域中拟人之体代其行事,从而得出结论:拟人是基于“转喻人”的隐喻。  相似文献   
97.
农业技术培训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七省份720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业技术培训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样本的选择性偏误问题之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的减少效果并不明显。这与中国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注重农产品数量安全而忽视农产品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从上到下"的行政命令式农业技术培训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对中国融资租赁业三大市场主体对比,分析三大租赁业主体的比较优势。银行系租赁公司具有网点优势,且适合面相资金密集型行业,创新模式多样化;厂商系租赁机构擅于在专业型领域占据龙头,而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主体的竞争优势则是能够提供给客户多元选择和增值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确定三类融资租赁主体未来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
改革开放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教事业的巨大进步,我国教育界尤其是高等院校,盛行编修出版校史,大办校庆活动,两者交集在一起,相互映辉,以达到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师生人心、提高社会声誉、吸引校友捐赠等多方面的效应.在热闹纷呈的修校史、办校庆过程中,各个高校的校史源头如何妥善回溯,高校的建校年份如何合理确认的问题,引起业内人士的热烈争议与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0.
《现代交际》2009,(7):68-74
黑格尔说,中国法是例外中的例外,中国劳动法更是如此。劳动法又称劳动关系法,一般可分为个别劳动关系法与集体劳动关系法(狭义的劳动关系法仅指集体劳动关系法),其中集体劳动关系法是劳动法的特色和支柱。但是中国劳动法体系中却几乎不存在集体劳动关系法,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现行劳动法的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