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从长三角、海西区、珠三角走向华东南沿海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视野看,促进华东南4省1市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使之逐步发展为华东南沿海经济区,无论是对该地区以及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还讨论了形成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2.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特征,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特征,是民主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无产阶级专政。从政治性质上看,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从政治形式上看,它是民主共和政体。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33.
两岸加入WTO后,“三通”面临关键的转折点。对影响两岸“三通”的主要因素作客观分析,不难看出: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两岸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间接“三通”走向“小三通”的主要推动力,特殊的政治关系对于两岸经贸的制约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具有一定的反制作用。客观的民意认同在两岸“三通”问题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支持“三通”已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34.
陈琪 《江汉论坛》2007,(8):74-76
跨国公司是市场经济孕育的国际竞争主体.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都经历过从单一私有制向跨国混合所有制的产权制度演化过程,它们中间的成功者也都经历了从产品竞争力到技术竞争力、再从结构竞争力到制度竞争力的四个阶段,从而使它们的国际竞争力领先于世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是也不可能是普遍私有化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企业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如何整合国内外产权资源,选择哪些载体或途径去推动跨国混合所有制的产权制度创新.这对于加快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增强其制度性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伊纳里图执导的影片《通天塔》揭示的绝不仅仅是语言的隔膜造成的沟通的失败,还有其背后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关乎其文化心理,而一个群体的文化心理必然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对社会财富掌控的多少紧密相关。世界本就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具有广泛差异性的复合体,只有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等,不存在文化的优劣高低。经济基础决定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强势经济必然带来文化霸权的繁衍。  相似文献   
36.
吴明华 《决策》2011,(4):32-34
"有钱的地方可以花钱解决问题,对于没钱的地方来说,最有效的药方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而最重要的是转变执政理念,理念变了一切都好办了。"  相似文献   
37.
认为毛泽东关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是绝对决定作用和相对决定作用的统一,这一统一实际上就是他的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并重的思想,但是在他那里两手只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在实践上却是分离的,因此一方面它对当代两手都要硬的现代化建设仍有理论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它也警醒人们时时提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相似文献   
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给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复杂而艰巨,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才能完成历史使命。这就对党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担负起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39.
赵磊 《学术月刊》2012,(1):62-69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为何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学术界的主流形成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框架:"宪政转型"、"体制落后"和"分配不公"。这三类框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相关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这与主流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中国当下的现实,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有着极为深刻的解释力。这种解释的要义在于:(1)经济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张力必然催生相应的政治诉求;(4)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负相关",正是这种"政治诉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表现。因此,在经济基础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既要强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要确保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个难题如何解决,不仅对中国未来的改革构成了巨大挑战,也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40.
直辖以来,重庆市积极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加强对外联系,积极利用境外投资,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受思想认识、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发展环境等因素制约,与全国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