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82篇
人才学   59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81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242篇
社会学   29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21.
何卫东 《社区》2012,(14):51
一幅幅祈福龙年美好生活的龙图案剪纸作品,让人们不禁赞叹作者张丽云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张丽云是河北兴泰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多才多艺,对声乐、戏曲都有浓厚的兴趣,有"金嗓子"的美誉,公司内外举办文艺活动经常会见到她的身影。10多年的档案管理工作练就了她细致和耐心的性格,因心灵手巧,同事和朋友  相似文献   
122.
本文意在探讨伍蠡甫先生的绘画艺术以及西方美学、中国画论对其画风的影响。伍先生的绘画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这是他认真学习传统技法,研究中国画论,打基础的时期,其画偏重传统风格。第二时期自40年代初至"文革"时期,其绘画及绘画理论偏重于革新一路。他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画论,东西方民族审美差异作比较,欲寻找拯救古老中国山水画的良方而倡导将现代事物搬进山水画。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他对前一时期的绘画作了反思。追求线条的拙朴简古,意境的静穆幽深之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3.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04,(3):46-47
国画危伟杭争艳(国画)陈伯鸾水调歌头·重上岳麓山●蒋登赐为忆往年事,相约上崇岗。天高云淡空碧,万类染新凉。岳麓山前学府,爱晚亭边红叶,犹似昔时妆。回望二三子,却见满头霜。想当日,辞母校,意昂扬。征尘万里,何曾辜负好时光。今日重来故地,脚踩云中小路,处处菊花黄。更有溪中水,依旧可流觞。自度曲·邻里春风●泥牛门厅红艳艳,楼道白莹莹。迎面张张笑脸,推诚处处欢声。隔墙知客至,屋内响门铃。怜贫问冷暖,恤老敬汤羹。社区风俗美,邻里大家庭。遍地春光和煦,满街绿意红情。花间常见蝶,树上鸟齐鸣。中秋千盏酒,元夜万家灯。一剪梅·重九登…  相似文献   
124.
文人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风格 ,是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产物。文人画发端于六朝 ,其绘画理论与实践 ,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 ,也是庄子美学思想、六朝美学理论发展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绘画意象艺术的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意象美学意识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对艺术的独特追求.意象美学意识应用于素描,即是意象素描.意象素描是作者经过物和对象,产生"迁想妙得"、"心物交融"、"不似之似"的意中之象,是传神写意、抒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6.
杜甫题画诗的传播学观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古代 ,文学是除绘画及其复制品、画史、画论等传播绘画作品的形式之外的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以此为前提 ,聚焦杜甫题画诗 ,揭示了其对唐人画作画面形貌的切真描摹 ,画作神韵的独到刻画 ,从而传画作之“真” ;揭示了其由画作引发的关于社会、人生、思想取向的感悟 ,传画外之意。说明杜甫题画诗在唐代及后世明晰、深刻、内蕴丰厚地传播唐人绘画作品的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创造”诗派是一个兼具现代主义特色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属于后期创造社的几位“创造”诗派青年诗人 ,有着更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他们的艺术活动 ,更大规模地综合了不同门类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交叉影响 ,在新诗绘画美的表现与追求上 ,显示了更为鲜明突出的艺术个性。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创造社“革命化”以后 ,“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又呈现了新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28.
从大约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绘画中的印象派反思了“眼的所见”与“脑的所知”之间的异同;狭义相对论则反思了“眼可观察的相对时空”与“脑抽象出来的绝对时空”之间的关系.它们都是对可观察的“所见”与抽象的“所知”之间关系的古典形式(概念)的最后探索,同时又都是通向现代形式(概念)最早的启蒙者.在科学、艺术这二大文化中出现的这两种探索,可以看成是对“人”这一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作用的哲学探索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29.
李文先 《现代交际》2013,(12):63-63
中国画是我国国粹,历史悠久,为东方绘画的主流,教学中通过中西绘画形式美鲜明特色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正确地评价和看待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0.
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6月1日至11月24日期间隆重呈现。纽约当代艺术新博物馆副总监马西米连诺·乔尼(Massimiliano Gioni),将在此次双年展当中策划主要展览,来自几十个国家的艺术家将同时在各自的国家馆内呈现艺术作品。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它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它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威尼斯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