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7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3272篇
劳动科学   136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537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1275篇
理论方法论   205篇
综合类   3487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48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932篇
  2013年   830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739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仍十分明显。国有商业银行虽然维系了资产规模的垄断结构,却没能取得维系垄断结构所应获取的垄断优势效应。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垄断格局并非是在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主要是由历史因素、行政手段所导致的。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再造,必须在借助政府力量重组现有商业银行结构体系的同时,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导入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22.
政府部门与企业同属社会公共组织,两者的绩效评估具有可比性。政府绩效评估和企业绩效评估可以相互借鉴: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借鉴企业绩效评估的评估技术、价值导向、评估方法;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引导企业绩效评估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分析了欧洲经货联盟的政策框架,并总结出其特点。在此框架下,分析了自1999年欧元运行以来欧元区的总体经济运行状况。结论是:欧元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框架是成功的,它保证了欧元区宏观经济的稳定,但没有将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欧洲经货联盟加速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特别是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4.
蒋秀凤 《社科纵横》2005,20(6):76-77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空前加剧和人才争夺战的愈演愈烈,传统的人事管理显然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上了日程。作为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绩效管理日益成为时下人事经理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5.
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了解教师工作状况、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中存在着教师对绩效评价的宗旨不理解、绩效评价主体遭到质疑、各绩效评价指标间存在失衡等问题。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对我国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6.
文章选取初始期创新型城市天津、沈阳、大连、南京、宁波、广州、成都、西安的上市公司样本95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初始期创新型城市企业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控制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7.
曾明  张光 《统计与决策》2007,(18):48-5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很多的理论研究,但其中明确建立了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本文基于"3Es"的逻辑框架,用政府服务的三个流程:投入、产出、结果为分析维度,从国内742篇相关文献中选择其中建立了绩效评估指标的42篇文章对指标进行了归类分解和评述。  相似文献   
2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职务绩效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引用管理决策的层次分析法,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企业职务绩效指标进行整体分析和比较,更为科学地确定了绩效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29.
为适应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入WTO的要求,就必须重视政府绩效评估。目前我们要建立完整的政府绩效评估内容、程序和方法,使政府绩效评估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0.
中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有管理思想,却无有效管理制度及其表现技术;(2)已有管理制度只见静态的“事”,不见社会性的“人”及个体特点,难以体现建立在“认识人,尊重人”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3)由于缺乏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本质的理解,抄用他人管理制度的“拿来主义”十分明显,已有管理制度不适合本企业,制度模块之间相互矛盾,致使制度应用效果不佳;(4)由于人力资源工作者缺乏独立人格及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素养,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提到战略高度,依然停留在日常行政事务之中。由此会导致企业人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