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缅甸独立以来一直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这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突出的地缘政治环境起了重要作用。国际格局的变更,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国际格局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又使缅甸的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中立"特点:吴努时期有较强的倾向性,主要倾向西方;奈温时期是闭关自守、消极中立;新军人执政时期则是务实、灵活。  相似文献   
62.
试论1988年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缅甸军政府1988年9月上台执政以来,印缅关系经历了从批评对立到缓和接近、再到全面合作的过程。研究1988年以来印缅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以比较深刻地反映出当前缅甸和印度对外政策的某些实质性变化,从中也可以管窥缅甸、印度、中国三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3.
克伦民族问题在缅甸独立前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给日后的缅甸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英国和缅族这两个因素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克伦人本身的因素则上升为主要的矛盾方面,这是由于部分克伦人(特别是其上层)顽固坚持独立建国并拒绝各方为其所做安排的结果。通过对缅甸独立前几个重大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偏激的克伦民族主义正是灾难的根源。  相似文献   
64.
清政府认为在海外设领护侨会“无事生扰”,对向海外派驻领事采取消极态度。英国为了维护殖民统治,一贯阻挠清政府向英国属地派驻领事。1887年,张之洞提议在仰光设领护侨。由于驻英使臣薛福成的努力,英国才在1894年同意清政府在仰光设领。薛福成离任后,仰光设领问题多年无人过问,引起缅甸华侨的不满。后来,同盟会加强了在仰光的活动,清政府才在1909年急忙把领事派到仰光去。清朝的领事勾结英国殖民当局,破环和镇压缅甸华侨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65.
王民同 《学术探索》2004,14(5):109-112
作者对19世纪中叶缅甸曼同王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内容进行了评介和探讨。  相似文献   
66.
刘放吾,湖南人,1942年任入缅抗击日寇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团长。在当年4月著名的仁安羌战役中,他率不足1团兵力抗击日军1万余人,迫敌弃尸1200多具后逃窜,解救英军7000余人和被日军俘虏的美籍记者及传教士500余人。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拜访刘放吾,当面向他表示感谢与敬佩;美国总统布什也曾致函刘放吾表示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67.
金三角搏命15载,能活着回来,他是特殊岁月里输出革命的幸存者。还有数以千计的知青,葬身在缅甸冰冷的土壤中,留下一堆面向东方的无名荒冢。一个阴郁的冬日,王曦讲起了那段不入正史的知青往事。故事在缅甸的热带丛林中展开,九死一生的异国征战,无奈的结局……  相似文献   
68.
他表现出的东方式的内敛、谦虚、低调,却让从来都崇尚张扬的西方人适应不了,他们甚至开始怀疑潘基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今日南国》2010,(3):39-39
中国公民进入缅甸,持外交、公务护照可免办签证。凡持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护照来缅甸都需办理有效签证。缅甸驻北京大使馆和驻云南昆明的总领馆及驻香港总领馆受理办理签证的业务。目前中国云南省已经与缅甸在旅游方面实现了互免签证,旅游者可以到当地的旅行社办理通行证。目前缅甸较常用的签证种类为旅游签证和商务签证。  相似文献   
70.
2011年世界民族问题纷繁复杂,苏丹的分裂、挪威的惨案和伦敦的骚乱、缅甸国内的战火、中东多个国家的政治剧变等都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深刻分析这些民族热点问题并从中获得警示,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认识、把握和处理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