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6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81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89篇
丛书文集   232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58篇
综合类   4837篇
社会学   35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01.
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图景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文化形态并行不悖,其中,后现代文化因其对于人类自身的欲望与有限性的宽容以及坦然的态度,对青年学生们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积极的意义上,后现代文化的这种姿态是对个体的更精致的呵护,不过这种呵护往往是以放弃传统的价值、道德为代价。当代美学教育必须设法应对这种局面,使学生在肯定个体的创造性、价值的多元性的同时,认同并维护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视野。  相似文献   
102.
以阐释学的"前理解"和"偏见"理论、接受美学家对阅读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关论点为依据,针对文学名著在重译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译作深入比较研究,批评了以往‘误译即错误的翻译,的简单论调.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译本为例,后来的重译本中也存在不少的误读与误译.误译分为语言学(微观)误译和文化(宏观)误译.语言学误译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等导致的.文化误译又细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拼写错误等无意误译都应该尽量避免.然而有意误译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是基于归化或异化的需要,是创造性叛逆.总之,误读、误译与重译相伴相生,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103.
大院民居的空间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表现在居住和民居的样式上.人们对自己能感觉到的空间,常常赋予某些意义和象征,因此形成了熔建筑的实用、认知、审美,有时兼有崇拜观念于一炉的空间意识,使得大院民居的居住空间在布局安排上表现出了变幻多姿的特点,同时折射出了晋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4.
宗炳阐发的"含道暎物"与"澄怀味象"是两种感物方式.由这两种感物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一种好比哲理诗,一种就像抒情诗,虽然给人的视觉效果不一样,但是,在使人心性灵明上,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意义不仅为山水画家提供了一整套技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整套寻求艺术精神的方法."神思"是宗炳的二度感物的主要方式,不仅包含"无空间之间隔",而且也包含"无时间之限制",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作用非凡.  相似文献   
105.
应运而生的生命美学 ,选取了独特的理论视角 ,从人本身出发 ,从生命活动出发 ,以审美活动作为研究的中心 ,具有原创性、深刻性和当代性的理论品格。作为刚刚诞生的新理论 ,它还显得不够成熟 ,但经过学术的砺炼 ,它的成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6.
美学的构型研究包括物态文化的设计构型、制度文化的规范构型、心智文化的策划构型三个方面。构型研究的展开是美学介入现代生活的第一站 ,也是美学泛化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从三大构型的人文化发展趋势看 ,美学的人文传统只有先突破 ,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再回归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首先从美学角度阐述了电影翻译的美学意义,提出了电影篇名的翻译原则及其与美学的结合,分析了电影篇名与美学结合中用词的选择.最后,本文结合电影篇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中用词的选择阐明了电影篇名翻译中的美学体现,即精确美、简约美、整体美和幽默美.  相似文献   
108.
美学视野下的商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翻译是译者从自身的审美意识出发,将源语商标词转化为目的语商标词的一种审美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关照商标的基本美学特征及商标翻译的审美取向,努力使原商标词与译名商标词具有等同的审美效果,从而达到商标设计的预期宣传效果,发挥其在商品销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在《尘埃落定》的十数家评论家言中 ,高屋建瓴地揭示作品艺术价值、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因而有广泛影响的评论是特别的题材、特别的视角、特别的手法与普遍的眼光、普遍的历史感、普遍的人性指向辩证统一说 ,也概括为“跨族别写作论”。特殊与普遍的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结合是一切伟大作品成功的基础 ,包括中国现代各民族杰出作家在内的当今世界优秀作家都追求并探索着并不同程度地实践了这一近现代的卓越美学思想。《尘埃落定》在“傻子”视角叙事、演绎“权力寓言”、表达人性尊严等几个层面 ,体现了“跨族别写作”的超越、突破 ,但笼统地说开创了“跨族别写作”的“新写法” ,容易夸大作品的“划时代意义”。笔者倾向于把《尘埃落定》的艺术创新定位于 :贡献了一种既重视写实又摆脱写实 ,很难作出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划分 ,超越特定题材特定时空的表层意义 ,具有强烈隐喻性和表现性、象征性和寓言性的新型创作形态的范式。这样言说并不否定特殊与普遍统一的“跨族别写作论”却能突出作品在 2 0世纪 90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流向和审美意识的主要变化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高小华  张书 《职业时空》2008,4(11):78-78
本文从羌寨空间形态分析入手,评价和揭示了其美学价值所在。“5&#183;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100%的房屋被破坏;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而最具有羌族特色的理县桃坪羌寨,只有3座著名的古碉楼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古碉楼经历1000多年历史,主建筑群仍然保存完好,这对震后羌文化的重建和保护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