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考据考评为主要特征的清代乾嘉学派,其创立的语言文字学和留下的丰富史料以及在其他学术领域的成就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适、梁启超、郭沫若等很多现代文学家都在该学派的影响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52.
治史方法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作者自己逾半个世纪的治史经验进行总结,将之概括为史料、考据、今古一线牵三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53.
经典的理解与解释是延续传统的重要方式,只有在不断的创造性诠释的过程中,一个文化系统的经典才能够保持鲜活的状态和长久的生命力。而在现代性的社会语境中,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显然离不开对其核心典籍的重新释读、系统再构与现代转化,这就需要尝试建立一套基本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提出,正是因应了这一时代的需求,而它的理论建构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虑:一是能够回应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在问题域和表达方式上能与西方的解释学形成一种对话的关系。二是能够呈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资源方面能调动一切传统经典解释的记忆与形式,特别是儒家的经学。三是能立定宗旨、明确目的性,其学术形态应重在阐发义理和凝练思想,为当代的中国文化转型寻求意义,在理论的体系化和方法论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4.
55.
生活在中国近代史前夜的著名学者俞正燮,出于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满怀书生报国的志向,不仅高度关注域外史地,究心东南海疆,而且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体现出他较强的经世旨趣和擅长从文献考据入手的治学特点.毋庸置疑,俞正燮是鸦片战争前后研究边疆和域外史地学者群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56.
乔治·梅瑞底斯是与狄更斯同时代的英国重要作家。“欲望”是梅瑞底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欲望化叙述的功能在于充分审视了人性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他的创作似乎违背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正统道德观念,但揭露了欲望的非理性与19世纪后期渐起的“颓废的社会气.g-”有着密切的关联,通向了更深层的人性关怀和思考。  相似文献   
57.
清代考证学兴盛,这股思潮波及各个学科,文体学亦出现考证倾向.清人于数百年疑难,发覆纠谬,破难解惑,在释名以章义、原始以表末、敷理以举统三个方面辩识考核,多成定谳,被后人接受者所在多有.清代文体考证突出,堪与六朝文体学的整体建构、明代的辨体批评鼎足而立.  相似文献   
58.
段医生答疑     
<正>Q:没避孕,怎么一直不怀孕段医生:我今年32岁,结婚已经两年了。从结婚到现在,我没采取过任何避孕措施,可还是没有怀孕。我11岁来的第一次月经,开始那几年还正常。但是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月经就开始不太正常,变成两三个月1次,  相似文献   
59.
<正>每到年终岁尾,学生要考试、会计要结账,做媒体的也不免回过头叨咕叨咕今年这点事儿。《婚姻与家庭》,当然锁定情事。众小编七嘴八舌:李湘离婚、张钰曝光潜规则、抱抱团、富翁邮轮相亲……话音未落,有人提示:拜托各位醒醒,那可都是2006年的事儿。  相似文献   
60.
本文旨在对山曼先生20年的民俗学田野作业进行回顾和梳理,并通过其田野作业理念、田野作业方式、成果及其影响来探讨山曼先生的田野作业特点,认为"山曼式的田野作业"重点体现在他"抢救"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处不在的田野"调查理念、独立的田野作业、平等的调查方式和民俗实物收藏的"系列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