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法国神父巴多明(PereDominqueParrenin)1698年来华,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要职,他精通满文、汉文,熟读中国经书。他的《自然之码一孔子的诗》,名义上是一篇译文,实际上是他在天主教天堂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其对孔子关于道德的论述的理解,阐发了他本人的道德理想。这是一份研究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及异质文化阐释的一个实例,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62.
狄金森创作了大量宗教主题诗歌却终生没有入教。从崇高与恐惧的关系出发,解读发现:狄金森“知道”上帝是崇高的,但对其无法克服的恐惧使她停留在习得的知识而无法实现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无法“感觉”到上帝之崇高的诗人,只能以世俗化或“人化”策略消解这种恐惧;对上帝的恐惧本质上是对自己有可能违抗上帝意志的恐惧。狄金森在形成崇高感的心理要素———“惊惧”、危险或痛苦、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后,在耶稣令人惊惧的受难事件和仁慈的替罪行为中实现了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  相似文献   
63.
叶灵凤的小说《拿撒勒人》写一个无力负担学费的大学生蔚生,在母亲过世、情人离去、经济困窘的孤立状况下,精神上转而求助于基督教与尼采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一个特殊现象,亦即某些作家不但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创作时挪用、改写基督教文本、典故与神学,并且吸纳尼采"超人"思想,形成一股带有内在冲突的创作活力。  相似文献   
64.
王齐 《浙江学刊》2006,14(6):20-26
在《哲学片断》中,克尔凯郭尔围绕苏格拉底的"回忆说",就苏格拉底意义上的教师与耶稣之为教师进行了比较,以此揭示了基督教信仰的根本出发点和立场,批判了其生活时代基督教信仰知识体系化及世俗权威泛滥等倾向.在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西方理念论和求"真"的科学的哲学传统的创始人,但是在克尔凯郭尔眼中,苏格拉底始终是非思辨性的、非学院化的"生活哲学"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克尔凯郭尔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复活"着苏格拉底,因为他所书写的只是非学术性的"哲学片断".  相似文献   
65.
中国古代缺乏比较自觉的海洋意识,本土文献中有关海洋地理知识的介绍也相对有限。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大型海洋动物的记述,多混杂着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或多与占符灵验相比附。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士的汉文地理学西书《坤舆万国全图》《职方外纪》《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不仅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欧洲的世界地理学说,包括地心说、地圆说、五大洲观念和五带知识,还介绍了若干地理大发现以来关于海洋动物的新知识,并且将这些海洋动物的新记述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西方传统相勾连,从而为中国人带来了大航海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新知识传统。这些地理学汉文西书的编刊,为19世纪中国人重新认识海洋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66.
刘鹏  朱一童 《可乐》2010,(5):50-51
《最后的晚餐》出自意大利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之手。这幅杰作花了几年时间才完成,画中十二门徒及耶稣本人的形象均按照真人描画。达·芬奇最先寻找的,就是耶稣形象的真人模特。  相似文献   
67.
"国王数学家"来华是中法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外国传教士如何对待中国礼仪的"礼仪之争"问题更加复杂,它促成了法国传教区的成立和促进了法国汉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68.
曼德 《市民》2006,(5):100-101
经济学家赵晓非常关注职业伦理、关注国内员工职业观,我曾与他在一些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观调查,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你怎样看待你的工作与生命信仰?大部分员工的回答,或是“两者是完全冲突的”,或是“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大多数员工看来,生命信仰的实现与工作无关,工作只是一种谋生、取财的方式而已。  相似文献   
69.
《市民》2006,(7):54-54
每个中国人都会说“替罪羊”这个俗语。但“替罪”与“羊”究竟有什么逻辑联系?实际上“替罪羊”三字是《圣经》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0.
纵观教会历史,异端邪说在初期教会就曾出现,历世历代都有异端邪教的存在。在我国,除法轮功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别的邪教组织,渗入我省的主要是呼喊派、被立王、灵灵教、门徒会等。他们都是打着基督教的旗号猖狂活动,不断蔓延。设有秘密机构,人员众多,并以基督教会为目标,迷惑信徒,以拆毁基督教会为他们的工作重点。由此,多数教会受到这一邪教组织不同程度的干扰与破坏,信徒受骗上当,神圣的基督教会受到了玷污。邪教组织不仅破坏了基督教会的团结,而且影响了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各爱国的基督教组织和个人,对邪教的危害应引起足够警惕,并要奋起与邪教作斗争,因为捍卫真理,维护和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