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2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596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1929篇
社会学   18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21.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学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观,“文气”说的创作论,“文非一体”的文体论,并针对“文人相轻”提出“审已度人”的文艺批评的态度。从而确定了曹丕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典论·论文》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2.
8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文坛的寻根小说,表现出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相似的民族文化危机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都着重对民族特性进行了发掘、阐扬和批判。寻根小说明显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启迪和影响。但寻根小说存在既排斥西方文化又模仿魔幻现实主义,既否定“五·四”文学传统又不自觉地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等矛盾。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小说的经验表明,民族性不排斥向外借鉴,民族性并不是死守传统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23.
曹丕的“文气”说历来受到文学理论界的重视,对于它的阐发已较为丰富和完善,但对于“文气”说和曹丕其他文论观点的联系,却较少有人问津;而追根溯源,“文气”说和《典论.论文》中的其他观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气”说实际上是文人相轻的根源,是建安文人成就功业的支撑,是建安文人不畏“惧时”立德扬名的动力。从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考虑曹丕的文论观,会对曹丕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4.
归纳总结了欧·亨利的The Gift of the Magi一文中的修辞现象,并对相应的例句进行了浅显的解释和分析,以期能够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父权制和19世纪英国妇女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公在同表兄约翰·里德和慈善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的斗争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研究了简在同罗切斯特的爱情关系中的出走和回归,以及拒绝圣约翰·里弗斯的求婚,找到理想中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爱情,最终走向成熟的自我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6.
18世纪末 ,西藏地方政府噶伦多仁·丹增班觉从北京带回了扬琴、笙、横笛等一些内地乐器 ,并且传授演奏技法 ,组建乐队 ,配以小调演唱 ,出现了器乐合奏的艺术形式。多仁·丹增班觉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发展 ,特别是高雅、优美的囊玛音乐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考察义乌方言入手 ,讨论现代汉语“V·de”结构及“de”的性质。现代汉语“V·de”结构与义乌方言的类似结构有着非常规整的对应关系。现代汉语里的“de” ,不管书面语作“得”还是“的” ,语音形式只有一个 ;在义乌方言里一个“de”却对应着两个不同的读音 :[tai]或 [ ]。两个读音泾渭分明 ,从不相杂。义乌方言的这一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它将引导我们分析各家的观点 ,并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9·1 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 ,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国关系基本稳定 ,并趋于改善和发展。大国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集体安全和南北问题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和平、缓和、发展和稳定的国际形势遇到了极大挑战。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全球战略攻势阻止不了世界多极化进程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9.
伊瓦·克鲁格(Ivar Kreuger)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骗子。如能活到今天,他同样能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30.
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因其短暂性和不定性往往受到忽视。本文通过对作家威拉·凯瑟的童年生活及其创作中的童年意象的分析,指出童年是自我主体的根基,成年是童年的延续。童年记忆不论是抚慰性还是创伤性的都在被主体反复书写或言说。它已经成为主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是主体确立自我意识和实践自我价值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