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65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317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459篇
社会学   173篇
统计学   6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6年最后一天,一个温暖的身影出现在坝上草原——国家主席胡锦涛身着一件灰色的羽绒服,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进行考察慰问,慰问选取的点依然是困难群众、村卫生所、小学。2007年第一天,一个温暖的信号响彻中国大地——胡锦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将)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最好,是小人物的命运从未像现在这样被关注过,他们艰难卑微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开始前所未有地坦露在阳光下;说最坏,是因为这个社会还在进行着巨大变革,变革带来的惯性会使任何一个个体为此支付代价,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本质必然使一些正常秩序变得扭曲。在这既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怀揣希望与梦想,决然前行——2007,属于你,属于我,也属于他!  相似文献   
52.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会上强调,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耻感意识在全社会的复苏提出了底线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社会主义价…  相似文献   
53.
关于2006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民族工作的回顾 2006年,我们紧紧抓住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这条主线,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有的实现了新突破,可以概括为七件大事:一是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二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召开了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三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到民族地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有关重要批示精神,四是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点执法检查,五是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六是国家编制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规划,七是中办、国办开展了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  相似文献   
54.
朱伦 《民族研究》2007,(6):8-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宣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发展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报告既是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又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55.
傅崇兰 《城市》2007,(7):3-6
2006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要加强海洋意识,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胡锦涛同志指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说到创新,搞文学艺术的人喜欢讲一句古训叫做“不落恒蹊”,意思是说不按部就班、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而不甘于走众人走过的路。董正华认为,创新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之间寻求结合点、寻求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7.
伍厚政 《老年人》2009,(3):14-14
2009年春节前,网络上关于“北京火车站内部人员倒票”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随后,胡锦涛总书记就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也在随着实践的进步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继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的实践探索与理论阐述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实现总体小康、进入21世纪以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以其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在构建和谐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就从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实践缘由、理论形成、思想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9.
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面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而在闭幕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也强调,要千方百计避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口向。同时表示,要坚定信心,信心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0.
中国矿业大学:值此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谨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