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52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970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在北宋庆历至熙宁间,经学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主要体现在疑传惑经的盛行和通经致用的取向.刘敞及其《七经小传》是疑传惑经的主要代表,学术风气因之一变.李觏则是通经致用的代表人物,《周礼致太平论》等经学著述与当时的庆历新政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102.
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并从中总结出现代武侠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历史、爱情、化装、侠义、复仇、财宝、驴马、弈棋、酒食、兵法、战阵等,这些要素应熔于一炉,刚柔相济,张弛相间.金庸心目中的武侠小说情节是丰富多彩的,是综艺大观式的,因而引人入胜,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03.
《诗集传》作为一部训诂著作,其中运用大量的训诂术语。本文通过分析对"某音某"这种直音方法的分析,发现它不仅可以注音,还兼有以音辨义、指明假借等作用。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5.
金错刀 《经理人》2015,(2):28+30
联想系企业过去征战中国,现在征战全球,就是靠一个战略原点—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什么是柳传志眼中互联网行动的原点?他不相信U盘化,不相信炒作式营销。他相信人,人欲即天理,人是第一"发动机"。"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核心价值观。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使他跟企业的利益一致,不管在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6.
在新兴媒介环境中,新闻传播学界在新闻主体论视野中,多是在"受众传者化"的意义上讨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变革,但更为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受众传者化"首先表现为"民众新闻"现象中"信源主体的传者化"。因而,本文以民众新闻为对象,从两大方面考察分析了信源主体与传播主体的结构变化及其基本特征:一是从民众新闻与职业新闻关系的角度考察了"源—传"关系在历史变化中呈现出来的新特征;二是从传统新闻业时代没有的、新的民众新闻现象内部考察了"源—传"关系的结构特征。这样的考察分析对于认清新兴媒介环境中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真实面目非常必要而重要。  相似文献   
107.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之初,便确定了比较明确的收录范围:包括《四库全书》以外的现存中国古籍,亦即补辑乾隆以前有价值的而为《四库全书》所未收的著述,以及系统辑集乾隆以后至民国元年(1912)前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据此,经部十类共收书1 219种,11 337卷,其中易类222种,1 423卷,书类92种,832卷,诗类105种,1 078卷,礼类170种,1 756卷,乐类34种,177卷,春秋类131  相似文献   
108.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动态地、发展地叙写了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尔、涅斯托尔和佩涅洛佩等在战争、婚恋场景所展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精神与物质、文化与自然、灵与肉的统一,和盘托出了他们在为荣誉而战的光环下的追求体系;《格萨尔王传》也在为"善道"而战的旗帜下,动态地、发展地写出了格萨尔、贾察协噶、绒察查根、珠牡等在战争、婚恋场景所展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精神与物质、文化与自然、灵与肉的统一,将其追求体系和盘托出。中西两大史诗均开创了同时描写古代英雄之表层性格和"深层性格"之先河,他们代表着"英雄时代"之时代"英雄"亦人亦神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着人本意识、自由意识以及责任、担当、关怀意识,具有经典的人文价值和崇高的审美价值。从英雄形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言,《格萨尔王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可以与荷马史诗媲美,不愧为《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东方版。  相似文献   
109.
本期导读     
<正>民族学·人类学本期藏彝走廊专栏,郁丹(Dan Smyer Yu)教授《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曼荼罗化》以详实的民族志材料,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一个安多藏族村落中土地-神-人之间的独特关系进行了深描,探究了佛教如何与安多藏人的日常生活及地境形成特殊的人文生态系统。在他看来,"生态-神圣"地境传达着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生态观,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人类的心智行为,还是"内在-有情交流"、"共享的等级体系"及"互根性",其物质性表现为村落地境的佛教曼荼罗化,它与高度人文化的"九大神山"有密切的关联。剑桥大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对《通典·边防典》“吐火罗”条史料来源进行较详细的注释,并恢复了《西域图记》有关吐火罗国的一条佚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隋书·西域传》与《西域图记》的关系及《通典·边防典》“西戎”门的编纂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