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597篇
劳动科学   69篇
民族学   227篇
人才学   15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12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2534篇
社会学   971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曲靖 《人才瞭望》2016,(11):11-11
鱼一直在国人的餐桌上占有重要地位。可是挑鱼时应该注意什么?水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教授陈舜胜告诉你“水产专家不买的7种鱼”。  相似文献   
992.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编制》课程是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并结合行业、企业工作过程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选择了典型产品作为教学项目,实施了项目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93.
藏区的茶马古道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4.
陈志刚现任化州市良光镇教办主任、化州市人大代表。他1965年参加工作,先后当过教导主任、小学校长、中心小学副校长、校长、教办成员。1991年开始任杨梅镇教办主任。1999年8月调任化州市良光镇教办主任。  相似文献   
995.
<正>湘西民间印染是一个大的民族工业范畴,包括原料、扎染、蜡染、蓝印花四大体系。它们的发展形成过程是建立在"原料来源广泛、工艺实用装饰性强、加工工艺简单有效、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996.
997.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调查研究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情况,总结了常州"非遗"命名的特点,分析了常州"非遗"外宣英译存在的问题。根据外宣英译"三贴近"原则,结合常州"非遗"各自的特点及外宣目的,提出了常州"非遗"外宣英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8.
名词生命性信息为句子加工提供了重要的词汇语义线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加工和运用生命性信息的能力也会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自定步速阅读实验对比了老年人和青年人加工汉语关系从句的生命性效应。研究采用汉语主语关系从句作为实验材料,操控了关系从句宾语名词的生命性特征(有生命,无生命)和主句主语名词的生命性特征(有生命,无生命)。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组而言,关系从句中名词的生命性特征对在线加工的阅读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而在青年组中,主句主语是无生命名词的关系从句比主句主语是有生命名词的关系从句更难加工。这表明,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利用生命性信息的能力发生了退化。研究结果为容量限制理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99.
宣纸是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软坚韧,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防腐防蛀,故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美称。宣纸产地在安徽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的生长,冲积平原则适宜生产长杆水稻,青檀树和水稻秆均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泾县境内有多条河流,尤其是乌溪上游的两条支流,一条属弱碱性,适合原料加工;一条属弱酸性,适合成纸用水。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作为茶叶故多,茶业、茶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传统茶饮不断升级,新式茶饮纷纷崛起,围绕茶叶展开的三产融合也越发深入。不过,在中国茶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茶企坚持品质、打造名牌、持续创新,一方面让中国茶叶“茗”扬四海,一方面把中国茶业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