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温言 《成才与就业》2011,(21):44-45
繁华的都市生活紧张而忙碌,当夜色降临,一切喧嚣都归于宁静,白领们如何度过这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呢?品茗赏月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坐到幽雅僻静的小亭子里,斟上一杯清茶,一切凡俗尘务任其埋没在茶香中。这也许正是在咖啡、可乐盛行的今天,茶文化仍能负隅独尊的原因。在清新的早晨,在闲暇的午后,喝一杯清茶,翻几页白纸黑字,茶香、书香萦绕在屋子里,周身倍感舒畅。  相似文献   
42.
同泰茶庄以好茶,痴壶,情同意和,意重泰山的理念创建。她位于享誉全国的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同泰茶庄是目前茶叶一条街最大的一家由北京开办的茶庄。以中国的精品紫砂作为主要企业方向。  相似文献   
43.
中国茶文化从西汉形成以后 ,便由南向北、由庙堂向民间推进。其中向日本传播的三次高峰分别产生于中唐时期、南宋时期与明清时期 ,它们也同样体现了茶文化传播的总体特点 ,并促成了日本茶道的诞生  相似文献   
44.
《四川社科界》2004,(10):27-27
为迎接“一会一节”盛会,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应用性理论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雅安市委宣传部、市“一会一节”筹委办、市文化局、市社科联、市茶业协会于2004年7月13日上午联合举办了“走向世界的蒙顶山茶文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45.
《前言》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不是凭空幻想的。研究任何事物发展历史,都要实事求是,丢掉幻想。学习茶文化的发展史,诸如研究并妥定太平猴魁茶创制人及其年代问题,金山赛事等也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中国茶经》、《安徽省情》等许多专著或文史集萃丛书,  相似文献   
46.
沙平 《民族论坛》2003,(1):11-12
云南是我国野生茶树最早的故乡,至今在云南的不少产茶区,仍存活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大叶茶树,它们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茶树王”。在众多的“茶树王”中,最高大最长寿的一株生长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巴达区大黑山的森林中,这棵茶树高达34米,树围3.3米,直径1米多,经植物学家测定树龄为1700多年,不仅是云南,也是全国最长寿最高大的野生茶树。自古以来云南就以盛产茶叶而著称,其中尤以普洱茶中外驰名,这名声是无数的普洱人历经1700多年默默地辛勤耕耘才形成的。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就是以普洱县为起点。多少个世纪以来,无数…  相似文献   
47.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 ,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在校生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 ,在校大学生除必须完成专业科目的修习外 ,还应该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并以此来丰富和提高人文素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到武夷山作客,主人肯定会请你去喝茶。街上茶馆之多,装修之别致,让你不知光顾哪一家才好。热情美丽的茶姑未等客人坐定,就滔滔不绝地介绍当地的特产武夷茶。接着,一边用纤细而灵巧的手在巨大的木头茶几上表演她娴熟的茶艺,一边把美丽的传说告诉你,娓娓道来,丝丝入扣,故事就象一杯沁人肺腑的香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大红袍茶的传说。相传古时一位秀才上京赶考,借宿天心岩的永乐寺,突然肚子胀痛,眼看就误了考期。寺的方丈急忙中用天心岩九龙窠的“腊面”冲泡,让秀才服用,秀才的病随即痊愈。秀才中状元之后,返回天心岩还愿,并带回“腊面”进…  相似文献   
49.
凌风 《今日南国》2006,(19):29-29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性的茶艺活动。中国的茶艺从唐代开始便逐渐传入东南亚各地,而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新加坡虽然是种族多元化的国家,但是在各自不同的传统习俗下,各民族很多都能彼此接纳对方的风土人情,所以在茶艺文化方面,也能够以生活化的推广方式,慢慢走进异族同胞的日常生活里,茶艺俱乐部也将积极地把喝茶的风气与情趣带入每一个家庭。提到新加坡的茶艺,总少不了在新加坡市民生活中所熟悉的“肉骨茶”,因为肉骨茶是新加坡的特色…  相似文献   
50.
《现代交际》2006,(4):38-40
听过茶,看过茶,也喝过茶。听茶,听茶的传说,听神秘和渊远,听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礼节和礼貌,是对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来交友待客,用茶来消渴,用茶养心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