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马克思立足于市民社会,剖析了黑格尔的行政权思想,揭露了官僚政治以维护普遍利益的面目维护特殊利益的本质。马克思阐明,市民社会存在着私人利益冲突,同业公会是维护共同利益的虚幻形式,建立在同业公会基础上的行政权是违背人民利益的官僚政治。马克思批驳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行政权同一的论证,提出了克服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铲除官僚政治、建立体现人民主权的行政权的初步构想。马克思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西方政治统治的弊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美国总统行政权来源及其制约因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从行政属性上来看,美国总 统是政府行政首脑,其权力来源包括宪法授权和政治实际衍生两个方面;其次,从政府权力制衡原则上来看, 美国总统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限制;最后,从政治与行政之间关系来看,美国 文官身份地位的确立和权势膨胀,也构成了对总统行政权的挑战。职业官僚集团的兴起,既是常任文官制度 建立而在法律层面实现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产物,同时又是现代美国政治制度演进而导致行政扩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3.
文章从切实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完善诉权制约日益膨胀的行政权的角度出发,在评析现行立法的基础上,找出现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缺陷,从而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进行重新构建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发展不确定性和处置紧迫性,需要运用以行政权和刑事司法权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权力应对。法治通过规制行政权和刑事司法权,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发挥重要作用。行政权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必须遵循法治原则、适度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期限特定和高效原则。刑事司法权在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除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罪刑相当原则这三大基本原则外,还应对涉及公共事件的犯罪进行及时打击,也有权在量刑上予以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95.
哪怕是总统,谁想要重构美国的民主都将会力不从心。行政权的迅速扩张比美国遭受安全威胁与权力滥用问题还要严重得多。行政权扩张的趋势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超越了党派政治,成为美国这个自由之邦结构性演变的一部分。其中的问题在于:任何致力于重构美国民主的总统都必将行使更大的行政权。  相似文献   
96.
97.
行政法治是用法律来调整、控制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及活动。行政活动以行政权力为后盾,是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能所必需。对行政权的法律保障与法律控制,是加强行政法治、促进行政权合法行使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应有之义。行政权的法律保障是行政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权的法律控制是行政法治的保证。完备行政法制,从法律的保障与控制的结合上保证行政权的合法行使,将有助于行政法治的加强和法治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8.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研究了行政权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证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本保证;指出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干部的思想观念、政府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都不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提出要实现依法行政及最终实现依法治国方略,急需作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99.
论检察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权与行政权是我国宪法结构中两种重要的国家权力。检察权行使法律监督权,具有独立性,不受行政机关干涉;行政权行使执行法律的权力,具有辅助性与从属性。两种权力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按照程序分别行使,在特定事项的处理中相互配合,检察权监督行政权。决定两种权力分工、监督与配合关系的基础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检察权与行政权权力属性之差异、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及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其目的在于完成宪法任务,维护正义,保障人权。应在基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分析前提下,深化对检察权与行政权权力属性的认识,为实践中两种权力合乎宪法目的运行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刊编辑部认为,完善和发展行政检察制度,需要进一步丰富行政检察的内涵,适时制定行政检察法,明确行政检察的基本原则,适度拓展行政检察范围,合理选择行政检察方式,以及加强行政检察队伍建设。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本刊编辑部以《行政权和检察权关系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本着倡导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相似文献   
100.
"执行难"是司法权威受到损害的一个主要因素,解决"执行难"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而对执行权性质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合理执行体制的前提和基础.以国家权力的分工与制约理论为基础,从行政权和司法权性质上固有的差别来看,执行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并不具有任何司法权的特性.由法院行使执行权不仅不会更好地解决"执行难"问题,反而会加剧法院的"行政化"色彩.针对这种状况,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将执行权从法院剥离出来,交由行政机关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