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8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建构当代中国政府创新的行政范式 ,是政治发展的基石 ,传统的三权分立政治结构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 ,而官僚制行政范式 ,却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和指挥系统的建构 ,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过程方法论 ,以对政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然把握为基础 ,从制度保障、规范行政、责任行政和组织建设四个方面 ,拓展了政府创新的思维视野 ,建构了政府创新的行政范式。  相似文献   
102.
主要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兴起的"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或者称为"新公共管理"范式.重点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该理论做出了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3.
谢姝玮 《理论界》2014,(12):121-125
街头政治的表现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乌克兰、泰国、土耳其、委内瑞拉、柬埔寨针对执政当局、执政者的游行示威活动风起云涌。我国的台湾地区2014年3月"反服贸"、4月"反核四"——两场声势浩大的"街头运动"搅动台湾社会,香港七一"占中环",大陆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街头政治现象,其负面影响极大。应该如何看待并规范街头政治行为,本文企图在公民权利和民主政治之间寻求合法的平衡点,使得街头政治行为纳入到社会治理法治化轨道,既实现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又不至于使街头政治背离民主政治的合法性而成为民主的暴政。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求是学刊》2015,(5):166-172
清代前期,治河是国家的重大政务,清廷设立河道总督专管河务。就政府职能而言,清代河务由工部总其责,并委以河道总督专其职。但从国家政务运行上讲,工部却逐步失去了对河务的控制,河工治理最终成为"总河专责",这一格局在康熙中晚期形成。同时,在河务决策中,河道总督的话语权也稳步提升,在乾隆中期河道总督取得了对"谈河积弊"(河议)的全面胜利。清前期河道总督权力的扩张,是清廷对河务技术特征认识深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组织带有封闭性的本质与人们追求开放性夙愿间的矛盾缠绕在组织研究中。20世纪初期韦伯完成了关于官僚制组织的初步理论建构,官僚制组织是一种内部封闭的结构。当社会复杂程度提升,处理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议题提上了日程,这也是经典组织理论探讨的主题。但这种视角的转变却没有改变封闭性,甚至可以说这个过程移植了原先的封闭性思维,即封闭性的扩散,目的是追求确定性。随着社会的变化,需要一种更为开放的解构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8.
近读《明史·张居正传》感触颇深,张居正作为明朝万历初年的首辅,主政十年,对明代中后起的积习弊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革新,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首先进行整顿吏治,为了改变"贪官为害""驱民为盗"的局面,他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裁撤冗员,奖励提拔了廉洁有才干的官吏,吏治腐败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变。他实行一条鞭法",清查了贵族和官僚地主隐瞒不报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9.
在当下的国家治理背景下,作为一种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典型,有其独特的生产机制和作用机制。文章通过对领导联系点树典型的过程分析,发现当前的典型生产机制正从传统的双典型结构变成单向度的排列,而其作用机制也发生了从"以点带面"到"以点代面"的转化。这样一种转变的发生,有其自身的逻辑,但从整个国家治理来看,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则是,官僚制逻辑主导了社会建设中国家对社会的无意识排挤,导致国家治理的自我束缚。如何重新建立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性,应是当下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0.
治理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治理,包括全球治理的兴起,是人类探求良好公共生活和政治秩序持久努力的延续,它本质上反映了现代性绝对主权的消解.通过审慎地分析治理与民主、官僚制等政治学传统话语的复杂关系,以及全球治理和地方治理两个分支,可以看到治理理论体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某种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