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508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15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69篇
理论方法论   544篇
综合类   3871篇
社会学   555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这里发表的是一位越南学者对东西方文学理论差异的看法,作者认为,与西方文学理论偏重客体.注重“再现”不同.东方(主要是中国)文学理论偏重主体,注重“表现”。相应地,西方重叙事,中国重抒情:西方要求反映的“真实”,中国强调作家的“真诚”;西方强调的是对世界的确认.中国强凋的是对世界的感认,这一切与西方商业发展较早,中国自古重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2.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转型,多种"新史学"次第登场,旧传统崩塌,新传统难以确立,以致当前的中国史学在理念、结构、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式乃至表述形式等方面,均打上了深重的外来印记。中国史家越来越离不开欧美史学的模式及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文化压力,由此引发"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政治和学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多重博弈。为了走出困局,中国史家纷纷设想以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冲破欧美史学的笼罩。然则要在当今学术全球化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不得不继续借用来自欧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取得能为欧美史学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这一悖论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相似文献   
103.
明清时期的西方出版物中关于“中国景观”的插图,实质上就是透过“西洋镜”发现中国的自然史图像记录,其借用“他者”的眼光来反观中国景观的自然形态与社会文化变迁,由此“图像史·景观史·艺术史”藉由“绘画/制图术”这类视觉工具而得以联结。可以说,彼时的欧洲人应都相信这些图像所承载的神秘异域的镜像与想像就是“真的”。这些插图极大地唤起了西方对中国、对东方文化的本能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亦具有萨义德意义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对中国“描绘与想象”的文化表征。而且,这些插图以“另一种目光”为已流逝的中国景观保留了珍贵的记忆痕迹,亦可为当下批判性景观设计传承提供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认为修辞的效果可分为表达效果、交际效果与社会效果三个层面.提出修辞的本质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控效行为,修辞学是言语运用领域的控效科学.并详细分析了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5.
论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实现城市化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城市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造成某些严重后果。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在中西文化锋面上——试论林语堂散文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语堂一生著作甚丰,思想内容极其复杂,他自谓“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本文主要关注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林语堂的思想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的《剪指集》激昂慷慨,有较强的现实性与战斗性。《大荒集》以后提倡幽默,抒写性灵,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被认为躲进了象牙之塔,逆历史潮流,对历史进步之敌对力量起帮闲作用。本文即对林语堂创作的整体复杂性与具体表现的阶段性进行分析。从他的家庭环境、自然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所处时代等方面究其原因,认为林语堂此人其文是中国传统精神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对林语堂的评价,我们无法超越他那特定的时代,但最终的评价应交给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107.
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目前尚有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例如,预算编制的理念不明确,财政收支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平稳性不协调,预算方式过于粗放,预算过程公开性不足等,致使公共财政的功能"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以致一方面是财政供给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向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的过多延伸,超出了政府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应当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求却无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式改革的特点之一,是政府推动型改革。这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已经做了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更在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否规范,市场能否通过政府预算制度这一基本手段去决定和约束政府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09.
王育琨 《经理人》2006,(6):42-47
沈文荣这个震撼了欧洲大陆和钢铁世界的人,一直是西方媒体的主角, 因为他是中国力量的缩影投机者和戏子能够成为短暂的“名人”.却因无力推动社会前进,而没有经久的影响力。做企业是力行者的事业。一种伟力,在那些敢想、敢为、负重、淡泊而坚定的企业家身上聚集,推动社会前进,产生巨大的激励。沈文荣就是这样一个聚集着伟力并产生巨大激励的人。没有什么特权与政策优惠可以倚仗,他硬是把一个靠45万元集资建设的镇办作坊发展壮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西方社区心理学期刊近10年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1)生态理论、社区感理论和赋权理论是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研究的基础;(2)民族志方法意义重大,实证研究的定量表达和设计需创新,混合研究的量-质顺序有所不同;(3)研究议题包括价值取向和需求取向两类,覆盖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未来应致力于中国化研究,建立特色化的理论和行动标准,培育专业研究与服务人员,提升社区心理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