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向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他的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是在借鉴、吸收诸子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道家思想在其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刘向要求则天顺时,强调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这与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和辩证法思想有着某种相同、相通之处。刘向对道家无为而治、崇俭抑奢、戒骄重谦等思想也多有推崇、吸纳和改造,力图更好地运用道家学说这一"君人南面之术"来为刘汉皇朝服务。在领校群书过程中,刘向整理了许多道家著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于道家的抱朴守真思想和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刘向盛赞并弘扬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校书撰史时注意求真求实、秉笔直书。刘向对各种旧说的兼收并蓄,也或隐或显地体现了对道家特别是黄老学派包容性、超越性学术风格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史记》中所记录的西汉前期推崇“黄老之术”的几位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个案剖析 ,论证了“黄老之术”的不同内涵和不同应用意义 ,从侧面印证了道家思想在西汉前期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不像历代史家所认识的那样重要。  相似文献   
53.
54.
韩信拜将     
孙晓春 《现代交际》2006,(12):42-42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可以说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之一,韩信的一生几起几落。据说,韩信自幼家贫无行,不肯治生业,衣食无着,只好寄食于他人门下,因此人们都很讨厌他。韩信曾呆在南昌亭长家吃闲饭,一连  相似文献   
55.
灾害的发生 ,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多重因素。两汉时期不当地发展农业及手工业 ,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冶炼业 ,是破坏生态和引发灾害的重要因子 ;盛行于两汉的浮侈世风对林木资源的大量耗费 ,使得其调节生态和遏制灾害发生的能力大大降低 ,以致屡发的灾害呈蔓延之势 ;统治集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在毁灭人类文明的同时 ,也令生态环境资源遭受重创 ,从而引发灾害  相似文献   
56.
论刘邦的胆气与正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刘邦既是一个无赖,也是一代英主。而从一个无赖变身为一代英主,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他过人的胆气和正气。先说胆气。刘邦以一介亭长加入群雄逐鹿的行列并最终后来居上,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其过人的胆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史记》载: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一次远远地  相似文献   
57.
在我国以往的汉代园林史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西汉皇家园林而忽略对东汉园林的研究,或将两汉、秦汉园林混为一谈。笔者从园林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审美思想,并将园林创作思想、技法、造园成就等要素进行对比,详细阐述了东汉较之西汉在造园思想和审美的不同之处以及造园技术的进步之处、东汉造园的发展与魏晋士人园林的兴起有着不可忽略的关联,探讨了东汉园林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8.
西汉蜀中辞赋大家王褒与蜀中名臣何武早年颇有经历交汇,这为寻觅出作为历史疑团的王褒卒年和何武生年,提供了重要线索。再结合《汉书·楚元王传》刘向父子的事迹、《汉书·匈奴传》的某些记载以及王褒某些文学作品所提供的重要信息,王褒的卒年可以确定在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0年),何武的生年则基本可推定在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  相似文献   
59.
关于吕氏集团执政期间汉朝与南越国的矛盾冲突,传统研究多集中于吕后及其称制时期,而忽视了对事件整体性的把握,即未从吕氏集团执政的全过程加以审视。事实上,吕氏集团对南越国的政策存在两次重要调整,一是吕后时期从怀柔转向对抗,二是"诸吕"时期从南征转为罢兵。吕氏集团的第一次调整只是对原有政策的过激推行,第二次调整则可能是缓和双方关系的一种尝试。但前者不顾客观现实而冒险行事,后者缺乏后续措施而加剧了危机。因此,虽然吕氏集团的两次政策调整均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但其冒进与盲动的行为只能导致汉朝南部藩属体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60.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通用的一种处理少数民族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特殊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而西汉王朝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和亲创始王朝,其和亲政策更能反映出最初的和亲政策对一个王朝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影响,这对我们研究整个中国的和亲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和亲的三个阶段来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