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刘贺帝位被废后,如何处置刘贺,汉廷有不同意见,群臣奏言将刘贺迁徙房陵,而太后则诏令其返归昌邑.宣帝的最终决策乃将刘贺远封海昏,依据是借鉴舜封象的历史经验,旨在消除其对皇权的威胁,又使之“藩卫汉室”,用意宏深.  相似文献   
82.
西汉建立之初,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随着政府对商人政策的放宽、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土地商品化发展以及商人与权贵的紧密结合,西汉时期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3.
张晓政 《决策探索》2013,(20):75-76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主要实行郡县二级制,一郡之内军政财大权均操诸太守一人。太守之得人与否,直接关系一郡治乱兴衰。汉代吏治历来为后世所推崇,正如《旧唐书·良吏传》中所赞叹,“选任之道,皇汉其优”。有鉴于太守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考察汉代吏治,太守无疑是最重要的群体。  相似文献   
84.
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老思想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近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之辉煌.黄老思想淡出西汉社会政治舞台的深层次原因,是与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存在着许多源自于黄老思想本源的难以调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寻求的政治与经济解决途径有着很大的分歧与距离,正是因为这些根本性的原因注定了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的暂时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85.
西汉和匈奴之间的质子关系,经历了征取质子、质子入侍和王莽杀质三个阶段.汉匈质子关系,不仅对维护当时良好的民族关系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从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到公元前81年汉昭帝召开的“盐铁会议”,标志着汉武帝、汉昭帝之际对匈奴政策转变的开始,即由“武折”为主,转为“武折”与“德怀”二者相结合。这一转变自轮台诏肇始,以盐铁会议及桑弘羊被诛标志其完成,既是对前代民族政策的吸收和继承,又是汉前期处理匈奴问题的经验总结,并为后世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87.
《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南子》一书的名称历经千年演变,共出现了十多个不同的称呼。在成书之初,淮南王刘安将其定名为《鸿烈》,意欲向世人昭示他的成就。不久,刘向就代表官方将谋逆的淮南王书改称为《淮南》,并分内、中、外篇。内篇即是指代《鸿烈》,故《汉书》又称其为《内书》、《淮南内》。东汉中后期起,该书被尊称为《淮南子》,列入子书。当时的文人著述有时也以《淮南书》、《淮南记》、《刘安子》来指称。魏晋以来,《鸿烈》、《淮南》二名合成《淮南鸿烈》一名,有人又误把高诱的《鸿烈解》归之刘安名下。宋明学者亦不辨原文和注文,又以《淮南鸿烈解》之名代称《淮南子》。  相似文献   
88.
西汉长安的太学生运动是东汉洛阳太学生运动的先声.以"王咸举幡"为标志的这一事件,表现出了青年知识人作为执政集团的后备力量在进入官场之前即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社会责任心.这种责任的正义性长期受到肯定和赞誉.然而王咸们政治立声所决定的诉求内容和请愿方式的历史局限,也有久远而深刻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89.
摘要: 西汉八校尉是指武帝在京师长安设置的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个校尉。古今众多学者认为中垒校尉统领其他七校,且这八校尉及其所率军队均属北军范围。然在汉代史籍中,仅见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内军务的相关记载,尚未发现其统领其他七校尉的确凿证据。此外,无论是从组织系统、驻军地点,还是建军意图方面分析,中垒校尉以外的七个校尉都不在北军之列。  相似文献   
90.
浅议西汉妇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期已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随着西汉礼制的不断加强,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在家庭婚姻中处于被支配、被主宰的地位,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在政治生活中,社会不仅没有赋予她们独立的社会地位,而且剥夺了她们的政治权力,他们不能独立地、直接地参与政治事务,最多只能通过依附于丈夫或儿子对政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