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6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99篇
管理学   3989篇
劳动科学   239篇
民族学   355篇
人才学   776篇
人口学   160篇
丛书文集   4129篇
理论方法论   995篇
综合类   10017篇
社会学   3211篇
统计学   76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428篇
  2012年   1622篇
  2011年   2113篇
  2010年   2014篇
  2009年   1884篇
  2008年   2173篇
  2007年   1420篇
  2006年   1666篇
  2005年   1304篇
  2004年   1192篇
  2003年   962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785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因其对《波茨坦公告》的错误解读和战后天皇制的保留,认为日本战败是"有条件投降"。尽管《波茨坦公告》是在美国主导下形成的,但在当时代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无疑是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虽然战后美国放宽了对日本的处置条件,最终导致惩治日本的不彻底,但不彻底不等于不惩处,不承认也不等于不存在,历史事实不容颠倒,  相似文献   
22.
23.
文章主要依据史料将中国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供给模式的社会变迁大致区分为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供给模式的主要特征、分送方式、生态环境及其社会关系、消费体验存在明显的差异:小农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活为主体,消费品及相关服务的供给以家庭和社区共同体为主;计划经济的再分配体制下的供给模式特征则以国家供给为主、家庭和社区为辅,市场严重萎缩;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消费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市场为主,国家力量依然强大,家庭和社区萎缩。不同模式下社会成员的生态环境、权利义务关系、消费者身份认同及其环境后果,存在明显差异。在高调提倡践行可持续消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之前,还有许多具体而微的重要领域和论题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25.
特许权协议作为BOT项目融资的基本法律协议,它规范政府与BOT项目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十分重要.文章探讨特许权协议的性质、对政府权力的规制,因履行协议所产生争议的解决方式及法律适用问题,这些问题是特许权协议所应当涵盖的基本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6.
论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很多。分析其中的主体因素 ,并从主观方面入手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在诸言语社团中 ,个人的言语社团是特殊的 ,每个人说话都有“个人语型”。从“个人语型”的“语言特征因素”和“言语种类”两个角度探讨英汉语言中“个人语型”现象就会发现 ,不论在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 ,“个人语型”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因而对这一语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9.
政府信息传播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政府机构对各类情况的把握,关系到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最终关系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政府信息传播分为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和实像传播.各种传播形式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技巧.  相似文献   
30.
人才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企业家所认识,如何激励人便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在众多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日益吸引众多企业家的注意力,但是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用这一方式。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股权方面的安排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并防范可能的道德风险;在何种情况下不必要,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一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