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筹措渠道是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和渠道。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也只有两条,一是财政拨款,二是银行贷款即财政和银行保证企业资金供应,随着对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资金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企业的筹资渠道拓宽了,方式也灵活多样。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筹资渠道一般有八种,即国家资金、银行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社会团体事业资金、个人资金、外商资金、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 对于这些筹资渠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以便…  相似文献   
42.
我国投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第一阶段 ,是我国传统投资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979年到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 ,这是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为特点 ,对传统投资体制进行初步改革的时期 ;党的十四大以后为第三阶段 ,这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制定总体改革方案 ,从单项改革入手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43.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的人才成长环境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才观念。经济体制的转轨呼唤人才观念的转变。要克服传统的“官人才”倾向 ,为各种专业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4.
“东方风来满眼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的大变革、大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包括婚姻家庭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嬗变与易动,关注这一深刻变化对新时期婚姻家庭建设所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调整婚姻家庭建设的方向,走出社会转型时期婚姻家庭建设所面临的种种困惑,解决婚姻家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多年以来,我国的绝大多数报刊发行都是采取党委或政府部门发文,规定发行数量和发行范围,党委或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大力协助报刊社抓发行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方式进行。这种发行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发展报刊业、扩大发行、满足读者需求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管用,容易造成报刊发行市场秩序的混乱,有时还引发民怨,使报刊发行特别是党报党刊发行成为基层工作的一大难点。结合国内的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走市场化之路是抓好报刊发行的必然选择。 一、我回报刊发行市场化的现状 透视…  相似文献   
46.
京平 《经理人》2011,(10):110-112
EMBA是市场化运作的教育项目,招生名额却实行“计划经济”,每个体制内院校都有数额不等的招生指标。教育部批准的两批具有EMBA教育资格的院校,加上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体制外教育机构已达百余家,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7.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导性的道德原则 ,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形式。本文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集体主义” ,以及两种体制的差异与“传统集体主义”的困境。由“传统集体主义”走向“新集体主义”是集体主义原则的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48.
刘晓燕 《浙江统计》2008,(12):44-45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其实,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就象是个国家的大车间:企业统计是为填报上级管理部门的报表而设置,因而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自然是首要的职能,没有发挥好应有职能。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50.
苏灿  散宜生 《人力资本》2008,(10):58-59
众所周知,政策决定市场的走向,30年来,人才服务市场的政策变化给人们画的是一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微笑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