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343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681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孔子的太太     
金陵客 《社区》2009,(14):8-8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  相似文献   
52.
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在体例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其中以篇为单位疏解<论语>--"依篇疏解"--对诱进<论语>注疏向儒学义理深处的开掘是最可寄予厚望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本文通过对四个较为典型地采用过这一体例的注本的研究,对其依据及相关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指出:能否始终对<论语>这一由诸多看似互不联缀的章句构成而又有着虚灵命意的独特文本保持足够的尊重和信赖,能否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与孔子的生命达到强烈而渊默的共鸣,进而时"道"、"教"、"中庸"诸范畴作出深切的悟解,将决定"依篇疏解"这只是由于孔子之"学"乃是"一以贯之"之学才引生的注疏体例能否真正配称于<论语>大义的钩抉.  相似文献   
53.
论语》可以说是教育人在逆境中锻炼成长的书。日本人的个性是能伸不能屈,因此书中许多教人在逆境中如何做人的哲理,对日本企业管理人员振兴企业有许多裨益。  相似文献   
54.
元覆宋本<论语集解>不论是<论语>文本,还是<集解>文字,都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好的本子,因而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在<论语>经文和<集解>注文两个方面,也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误写与误刻,主要包括:音近而误,形似而误,张冠李戴而误,多字少字而误及其它.指出并纠正这些失误,对论语学的研究及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5.
感恩节来到了,与日本孔子庙的石川教授交谈起来,为什么中国没有感恩节?石川教授讲,中国应该跟我们一起将今天定为对孔子的感恩节,对大和民族影响最大的外来文化,当属中国的儒家思想,给日本带来繁荣富强的应首数  相似文献   
56.
论语》在其产生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语》在其复译过程中产生了逾四十本风格迥异的译本,其中蔡志忠漫画中英文版《论语》为经典阐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蔡版《论语》把作为一本充满东方气韵的古代哲思语录《论语》从独一无二或少数人特权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兼具民族个性及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引发出我们对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57.
儒家初现雏形之时是处于春秋战国征伐的乱世时代。礼坏乐崩,孔子携众弟子为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奔走呼告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但却屡屡受挫,最终郁郁而终。现今社会,如何才能做到仁、义、礼、智、信?如何才能在社会转型时期处理好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是我们想要在儒家经典中寻求的答案。  相似文献   
58.
郑连根 《可乐》2010,(9):77-77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相似文献   
59.
师爽 《船山学刊》2009,(2):86-89
论语》中“孝”的起点是个人的修养,家庭领域的“孝”是家国同构中的重要基础,所以重点分析了“孝”在家中的合法性以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认为在现代社会,“孝”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应使“孝”回到其家庭道德的本来和应有的地位,其合理性还是在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60.
由贾平凹主编、晓晓整理的《论语》,被列入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作为推荐读本,应该承担着引领广大青少年初步了解国学经典的任务,但该读本有些注释和译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有失准确性和完备性。文章对读本中《雍也》篇"井有仁焉"、《乡党》篇"式负版者"及《子罕》篇"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误注进行了驳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