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文学典籍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在英译译介中文化的流失比较严重,本文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典籍的原文和译文中分析译介实例,指出文化英译译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智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汉文译著家,他的翻译、介绍和著述充满了时代的创新性、开创性.刘智译著中哲学思想的丰富来源于他对伊斯兰哲学和思想的深刻学习和理解,更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悉心了解和系统掌握.其中,刘智对伊斯兰教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诗人阿布德·热哈曼·贾米(Abd al-Rahman Jami,伊历817-898年,1414-1492)的<勒瓦一合>(Lawa'ih)的译介,以<真境昭微>而著名,并反映了刘智译介过程中的创造性特征.<真境昭微>既忠实于原著,又以中国穆斯林的聪明才智超越了原文的文本,进行了汉语语境中的创造性表述和中国哲学范畴的恰当转化,从而以汉语的话语更直观地体现了伊斯兰哲学,特别是伊斯兰苏非哲学思想中"存在统一论"思想,以及苏非追求和实践自我超越和心灵升华的理想境界.在中国伊斯兰哲学、伊斯兰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更好地体现了伊斯兰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交流和融通,是人类智慧和思想间相互学习、理解、交流和对话的一幅历史风景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的“译介热”通过引进西方现代文论资源,实现了对政治意识形态“工具论”“反映论”的反拨与对抗,与此同构的是审美自律的进程和审美本体的建构.“审美自律论”和“方法多元论”成为“译介热”的两个主要支点,共同参与现代性人学启蒙,促使了现代派文学的文本发现与形式自律.“审美自律论”促使了审美活动从外部的“他律”转向了审美的“自律”,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等在译介热中引入中国,纷纷促使了美学和文学批评从外部转向内部、从内容转向形式、从思想内涵转向话语革命.同时也直接启发了中国现代派文学和先锋小说的创作,激活了新时期以来潜藏的“形式化”冲动,从而使得形式和语言实验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中焕发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张丁  熊飞宇 《社科纵横》2011,(10):107-111
自北大歌谣运动以来,以刘复为代表,外国民歌也被大量译介。其源语国众多,覆盖面甚广,但主要是通过法语、英语、德语完成。外国民歌和中国民歌一道,参与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发生与现代转型,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两方面,都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程章灿 《文史哲》2011,(4):55-63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门日开,海外汉学论著之译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译入数量日多,并通过新的观念思维与方法之挹注,推动了相关学术领域研究之进展。但不可否认,此中也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存在的问题甚至比其他领域的翻译更多、更严重。这些问题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选目不平衡、译文不准确、专名翻译错误、中文文献未还原、版本选择及译注问题。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与特殊性,以便共同努力提高海外汉学中译之水平,为国际学术交流和国内学术进步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穷尽性梳理、统计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的各种数据,比较分析了自2004年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译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深入分析了对外译介的系统性、执行计划的制度安排、资助经费的分配、输出渠道、路径规划、输出语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当前形势下,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对待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对外译介。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方面,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承担着特殊使命。应大力推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译介到周边国家,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8.
余华作品外译至西班牙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余华热”,但此后热度逐渐降低。“接受屏幕”贯穿其作品外译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主要的接受障碍。“接受屏幕”主要表现为出版社的文本过滤、新闻媒体的政治化解读、读者期待视野下的接受与反作用三个方面,其形成既与西班牙的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相关,又与中国的文学范式、作家的写作技巧相关。考察余华作品在西班牙的外译历程,剖析外译过程中遇到的接受障碍,有利于为余华作品及整体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晚清动荡的政治格局及适应读者的需要,梁启超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外国政治小说的创作意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相反,外国政治小说的译介逐渐向历史小说、英雄传奇、革命小说以及社会小说发生嬗变,在内容与形式上均融入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在法国的译介,先是比较零碎的片段翻译,远远落后于西方其他国家,也晚于中国其他几部名著。法国华裔翻译家李治华及其法籍夫人与法国著名汉学家安德烈?铎尔孟合译的《红楼梦》法文全译本是《红楼梦》在法国的第一个全译本,这部译著大大推动了这部名著在法国的接受与研究。《红楼梦》在法国的研究,促进了法国读者对《红楼梦》的接受,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的"红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