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3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1525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53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750篇
理论方法论   585篇
综合类   7005篇
社会学   1134篇
统计学   9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142篇
  2007年   842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588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1.
在我国思想史上 ,《周易》思维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在形式上表现为思维的意象性、数术性、逻辑性、直观性。《周易》因其显著特色产生独特而巨大的魅力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32.
创造性思维的时效是指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取得的思维成果。在追求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的同时 ,力求其高效率是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我们要运用先进的思维工具 ,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尽量减少创造性思维中的挫折和曲折 ,力戒不必要思维时间的浪费 ,以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效率  相似文献   
33.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这种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应从三方面着手 :1、加强语感实践。 2、注重整体感知。 3、强化速读训练。  相似文献   
34.
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文章根据创新理论研究的成果 ,着重讨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问题 ,并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大学俄语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就制约学生听力发展因素及对策谈作者的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论述了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以科学的思维过程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传播媒体的发展 ,广告已日益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广告词的写作具有现实意义。广告词的创意不仅与思维方法有关 ,也反映出深层次的心理状态。设计广告词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 ,目的是使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三赢”。为此 ,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积极健全的心态。  相似文献   
38.
创造性思维对语文教师的技能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教学目的在启发学生创造的动机、鼓励学生创造的表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力和方法。语文教师在具备创新意识与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要具备创造性思维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39.
文中论述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数学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 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构成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它不受具象形态的限制,抽象几何形体的运动变化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构成训练所产生的变化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对开发抽象设计思维及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