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704篇
社会学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翻译研究经历语文学派、语言学派、阐释学派、解构学派几个发展阶段后,使译者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主体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译者主体意识的过分张扬,为一些不负责任的乱译找到了借口。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也有其自身的行为规范。译者在实施跨文化沟通行为时,必须遵从此类交际的规范和伦理,明确自己的职责,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交际的成功;而本文正是作者对翻译伦理问题所作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探讨传统译论下的译者的隐身和文化转向后译者的显形与操纵,分析译者角色形成的哲学渊源,指出译者"隐形"下的忠实和对等是难以企及的理想,译者的显形肯定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彰显了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译者"操纵"说有"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103.
论人际传播的口译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口译沟通在不同语言系统人际传播中的特点以及对译者的客观要求,同时,分析了社会系统中的译者在口译沟通中的抉择行为以及由此而采取的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104.
试图通过对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原文和曹庸先生的译文的对比,从翻译的特殊 视角,运用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来探讨海明威《雨中的猫》的翻译中译者的 角色,指出曹庸先生在翻译海明威《雨中的猫》的过程中选择了异化的策略,从而在形式上 使译者的角色得到了彰显。笔者尝试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曹庸先生的译文中某些异化译法 予以归化翻译,继而提出归化的译法虽然在形式上是"译者的隐身",但是在翻译的过程和 译文的内容上却使译者的角色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105.
约稿函     
正1、本刊欢迎作者通过网络邮箱投稿,可将稿件投向编辑部工作邮箱dongyueluncong@sohu.net,亦可根据刊物目录下方列出的各栏目投稿邮箱进行投稿o向本编辑部邮寄打印稿或者手写稿者,请同时发送稿件电子版一份。来稿要求文风平朴,内容充实,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引文准确,注释规范(符合本刊要求)。2、来稿请提供论文的中文篇名、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摘要需能简明扼要、客观准确地  相似文献   
106.
约稿函     
正1、本刊欢迎作者通过网络邮箱投稿,可将稿件投向编辑部工作邮箱dongyueluncong@sohu.net,亦可根据刊物目录下方列出的各栏目投稿邮箱进行投稿。向本编辑部邮寄打印稿或者手写稿者,请同时发送稿件电子版一份。来稿要求文风平朴,内容充实,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引文准确,注释规范(符合本刊要求)。2、来稿请提供论文的中文篇名、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摘要需能简明扼要、客观准确地概述论文的主要观点,不要出现"本文"字样。关键词要以分号分隔并列。  相似文献   
107.
新书讯     
周领顺教授所著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和《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两本专著,将由商务印书馆于今年5至6月份出版。这两本批评性理论论著以译者行为为切入口,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旨在评价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改写理论视角下,翻译是一种改写,译者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制约。通过分析葛浩文翻译的《沉重的翅膀》在以上三种因素制约下对原文的改写,总结出葛浩文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特点,进而发掘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改写理论视角下可操作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9.
生态翻译研究的萌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生态翻译是生态科学与翻译科学相互结合而孕育的全新的翻译研究观点,其较为关注译者问题,可为探求译者主体性的本质、规律和原则等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0.
传统的翻译观无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要求译者以原作和作者为中心,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进入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步入“文化转向”阶段。学者们开始广泛地关注译者主体性问题,译者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译者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注意到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只有遵循一定的尺度,才能提高译文质量,对译文读者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