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73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最近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吴建民博士的新作———《中国古代诗学原理》。这是一部系统整理古代诗学理论、建构中国古代诗学体系的学术专著 ,是作者经过近 2 0年的学术积累、思考、升华而撰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它在李壮鹰《中国诗学六论》和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的基础上 ,把中国古代诗学的体系化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中国传统文论走向现代、服务现代、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新的学术平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重“史”的优良传统 ,鉴古知今 ,审时度势 ,治学必先治史是古代学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代学术的重“史”观念也渗透到古代…  相似文献   
62.
还记得1999年春季,丽水师专教授赵治中先生寄来了《陶渊明论丛》书稿并有为其著写序之邀。那时,我正在写作《二十世纪陶学论著》书稿的有关篇章,索性就将两者结合起来作思索,为赵著之序的开头写道:赵治中“可观的论陶实绩,与梁启超、朱光潜、逯钦立、萧望卿、朱自清、李长之、郭银田、王瑶、曹道衡、廖仲安、吴云、钟优民、李文初、刘继才、李华(首都师大)徐声扬、袁行霈、唐满先、邓安生、丁永忠、孙静、王定璋、李华(江西社科院)、陈忠、李锦全、戴建业、王廷箴先生一道,体现二十世纪陶学学术水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论韩愈诗歌创作的艺术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愈诗歌创作的成功,与他转益多师的精神有关。韩诗的艺术渊源主要是:《诗经》及汉魏古诗;屈骚、汉赋及神话传说、笔记杂传;鲍照、谢灵运、陶渊明及《文选》;陈子昂、李白、杜甫和孟郊等。韩愈在学习前人的同时,能推陈出新,积极进行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64.
查慎行和他的《敬业堂诗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查慎行的生活经历,以及诗歌创作情况,并透过查慎行的具体诗作,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从而肯定了查慎行诗歌创作的成就.本文在全面评析查慎行诗歌创作成就的基础上,剖析了查慎行诗歌创作取得很高成就的各方面的原因,指出查慎行在我国旧体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5.
苏轼贬儋时期的理想追求与自我排遣邱俊鹏苏武于绍圣四年(1097)被滴膻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在腊州度过了艰难困苦而有意义的3年。从著作来看,苏试在后州创作了诗词140余首.散文百余篇,书信40余篇,书传》一部,并对《易传》和《论语说》进行...  相似文献   
66.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道路是有其独特性的。这决定于他坎坷的生活道路——他不仅和中唐时代的其他进步诗人一样感应着时代的潮汐,而且还曾被卷入那一时代的政治斗争的旋涡经历了同时代的许多诗人所没有经历的遭遇。他力图为时所用,乘时建功,结果却为时所弃,因时获罪。 刘禹锡是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的主要成员。他所积极投身的“永贞革新”有着不容抹煞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较为深远的影响,其目的是“革德宗末年之乱政,以快人心,清国纪。”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这次革新不可避免地以失败而告终。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宪宗执政后,革新派成员纷纷被放逐出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之贬”。刘禹锡始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追贬为朗州司马。既贬,“制有逢恩不原之令”。故  相似文献   
67.
陶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军事家,也是宋代旅桂时间最长的官员。在他任钦州知州的三年时间,留下了三十多首描写滨海风光的优美诗作,因此认真总结其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无论对于了解广西古代诗歌发展史,还是对于发展今天的北部湾海洋文化,都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8.
作为明季遗民文士的典范,徐枋在文学、史学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明末清初文化思想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致可言,以诗歌抒写铮亮志节的坚守,以史笔展示于家国民族的关注担当,自是徐枋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题旨。而作为明遗民作家的重要代表,徐枋的文史创作旨趣与明末清初的经世思想潮流是相呼应的,具有不可轻忽的时代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9.
周必大与范成大是南宋时期同时代的具有典型性的两位诗人。周必大诗作多交游唱和,范成大则以田园诗名世。周必大位居宰相之尊,领衔文坛,交往基本覆盖南宋中期整个文坛,交游唱和之作构成其诗歌创作的主体;范成大以写实诗见长,如田园诗。通过对周、范二人诗歌创作的比较,探讨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为今后系统性的探究二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0.
现实的追寻     
中国90 年代诗歌存在远离现实走进语言迷宫的倾向。这是有悖于诗歌精神的。语言倘若丧失了现实的底气便只能成为一袭华饰。现实是诗歌的土壤, 现实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 也是诗人的生命实践; 诗人要观照的是现实的根本并把自己所理解的现实揭示在人们面前。从诗歌艺术上讲, 如何出色地表现诗与现实之间的互融、互渗和对应, 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追寻。人类的全部诗歌史都表明着对现实本质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