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慎独”强调在人所不知的环境中,主体能凭借内心的诚意和高度的自觉性依然恪守道德原则.这种内涵与网络道德运行环境有诸多契合之处,运用慎独的思想,对网民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教育,对于控制网络失范行为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72.
"慎独"与网络语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的涵义和"慎独"在网络世界的意义表明,网络语境的建构需要"慎独".慎独与网络世界及网络语境的虚拟性有着一定的"契合".慎独原则应该是建构网络语境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3.
自我教育在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自我认识、自我修养、自我控制和自我提高,更有利于德育内化。将传统"慎独"思想融于自我教育中,使受教育者努力做到慎思、慎言、慎行,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4.
王一庵尽管晚年做过低微的下级教育官员,但就其一生行谊来看,仍属泰州学派平民学者。他继承了心斋之学,并在诚意慎独方面有自己的新发展。一庵的诚意慎独之学是他平民儒学思想的理论依托,"自强""法天"观念彰显了一庵平民儒学思想的主体意识,"随分而成功业"体现了一庵平民儒学思想的事功观。一庵以讲学集会为实现其平民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的苍白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觉民行道"的"外王"取向,始终徘徊于"内圣"内涵的边缘上,难以真正向外拓展。  相似文献   
75.
礼仪原则是指人们在观察、处理礼仪问题时所坚持的基本法则与标准,包括尊敬原则、真诚原则、适中原则、慎独原则和随俗原则。礼仪原则对礼仪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礼仪原则是处理礼仪问题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6.
要“正心”得先“格物”,再“至知”,后“诚意”。“格物”、“至知”、“诚意”、“正心”四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本文拟从“明明德”的核心——“正心”这一角度出发,解读汉派作家池莉笔下的婚姻状态,探索婚姻的合与分,聚与散,阐释婚姻的悲喜剧,反省、充实、推进传统儒家思想在构建现代婚姻家庭伦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李二曲悔过自新说之诠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大儒李二曲为了对治时代之“过”,在反思理学及整个传统学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悔过自新”说。该学说以人性本善和“人皆有过”作为“悔过自新”之可能和必要的形上根据,赋予了“过”以普遍和形上的内涵,并将消极意义上的“悔”改造为积极的修养方法。在工夫路径上他强调自策自励,要求从转念做起,将慎独、静坐的工夫与人伦日用中的磨炼合为一体。经由悔过的工夫,二曲要实现一种“新”的成己成物打通、内圣外王合一的理想的社会人生图景。这是该学说的终极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78.
79.
曾国藩的“德治”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被政坛人物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 ,毛泽东曾说 :“吾于近人 ,独服曾文正。”深深影响毛泽东并被其推崇为后世效法的是曾国潘的道德学问和为官治世之道 ,即“德治”思想 :识人察人 ,德操为上 ;求贤重才 ,知人善任 ;居官以勤廉爱民为本 ;不忮谦让 ,有容乃大 ;慎独。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