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05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管理学   2117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774篇
人才学   755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6794篇
理论方法论   1064篇
综合类   17908篇
社会学   2404篇
统计学   16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1766篇
  2013年   1669篇
  2012年   1949篇
  2011年   2257篇
  2010年   2152篇
  2009年   2318篇
  2008年   3240篇
  2007年   2401篇
  2006年   1634篇
  2005年   1645篇
  2004年   1414篇
  2003年   1307篇
  2002年   1272篇
  2001年   1045篇
  2000年   784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要想说好普通话,必须从普通话的语言知识学习起,尤其是语音知识中的难点,还要学习普通话运用方面的知识,在实际使用中,克服方言音,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语言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涵养。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着重通过四个方面的讨论,指出语言地位的变化、语言间的接触及其趋同、语言的内部机制等内外因素的先后与共同作用是左江土白话声调变异的主要成因,并认为广西城镇的粤语将可能程度不同地发生这样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3.
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主导意义系统,它作为一条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儒家思想亦由精神领航员的地位转而滑向边缘。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衰落,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无序和混乱。重构社会主导意义系统,促进精神世界的和谐就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4.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全面实施,教师的角色受到了新的挑战。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应该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同时还应该是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6.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可以更直接地展示语言和文化的这一关系.本文拟对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广告语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文化在广告语言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数字水印技术是在数字作品中嵌入不明显的记号。该文分析了印刷品制作中包含数模-模数转换过程的特性,与数字水印技术相结合,将纯数字域的防伪手段应用到模拟领域中的印刷品上。将印刷品扫描打印过程作为失真信道进行建模分析,并在算法中加入预失真;比较了数字水印各算法,结合印刷品的特性采用并改进特征值分解的方法,嵌入和检测有意义水印,通过该水印对二次扫描打印印刷品脆弱不可检测,来达到防伪的要求。该算法相对于空域算法和其他变换域算法有复杂度低、检测准确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8.
真正的散文应该是一种"有意思"的艺术,散文的"意思"就在于为凡人的生存探寻尺度,让凡人的生存具有意义和价值,让凡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值得一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散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进行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09.
语言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是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元语用意识,它取决于意义产生过程中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以及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作出语言顺应程度.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语言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所涉及的认知与社会因素的内涵特性,来诠释它在语用翻译、语码转换、言语交际中的突显程度.这对于我们使用语言和交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李冬梅 《职业时空》2008,4(10):120-120
一、策略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掌握语言不等于懂得交际。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即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及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性。不难看出他的交际能力只包含语言资源,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实践表明参与语言交际的不只是语言资源,还有交际资源。当语言资源匮乏而交际又必须进行时,为保证交际渠道的畅通,语言使用者就不得不动用交际资源。因此,交际能力不应仅仅包括使用语言资源的能力,还应包括使用交际资源的能力。因此,卡纳尔、斯温、巴克曼、拉申·佛尔曼等学者提出交际能力还应包括策略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