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8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有些学者认为他的翻译不仅不忠实于原文,而且有许多"误译"和"叛逆"。重新审视庞德的翻译及其误译,其实有些是对原作的忠实性创造。体现了庞德的诗歌理想,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22.
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提供的英汉参考译文中,不少语句读起来非常生硬,尤其是难度较大的课文译文,而且存在很多误译。文章将以第3册阅读文章Know ledge as Fuel的译文为例,说明很多误译源于对原文的误解。  相似文献   
23.
英语中的不少成语源于<圣经>,其字面意义与有些汉语成语极为相似,但事实上它们的语义并不对等,各自的文化内涵截然不同.从英汉传统文化的差异入手,对几个源于<圣经>、又常被误译的英语成语的文化涵义进行分析和对比,辩明了它们的正确内涵,并就它们在英汉传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作为西方文学翻译的第一人,林纾所要承担的重任是如何沟通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使普通中国读 者也能接受西方文学作品中所透露的迥异于当时的异域文化。他对许多西方名著进行了有意识的中国化道德解 读,把西方的情性成功地转化为国人熟悉的伦理情感模式。这样,在叙事姿态和接受心理两个层面上,有效地践行 了对西方小说伦理观的转移和置换。这种有意识的误译现象,可以说是林纾为缓解西方小说中蕴含的中西文化价 值观念差异的一种努力。作者就林纾的文学翻译特点作一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5.
从Milky Way等几则传统的误译谈起,探讨翻译界长期存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认为翻译不可片面追求"归化",而应该通过直译加注释等方法,既求易解,同时也应尽量保存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26.
27.
为了打造康定旅游城市名片,康定政府在旅游饮食文化区,设置了藏汉英公示语标牌。被不同语言展示的公示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藏汉英译文对康定地区多元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多元文化视域中对公示语的任何误译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从"藏式汉语"和"中式英语"、公示语翻译不符合藏英汉表达习惯、文化误读几个方面对康定旅游饮食文化公示语藏汉英译文的误译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28.
鉴于WTO法律文本涉及多门学科,如政治、经济、国际贸易、商品学、价格学等,要译好此类文本并不容易.通过对<WTO估价协定>汉译本的词汇误译和语法误译的分析,指出要使法律文件表达严谨、准确,译者必须较好把握语言和专业两大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相似文献   
29.
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文化差异,译者在跨文化语言(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中通常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桥梁与干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译者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干扰因素,这种现象是由于译者因文化差异、语言特点等种种原因而对源讯息做出误译所造成的,再分析译者的误译对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主要从景点名称误译、句法表达不畅和信息传达缺乏有效性这三方面探析了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存在的 误译现象。文章用具体实际的案例对这三类误译现象予以了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译建议。本文认为,为避免误译,译者要 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重视旅游文本译文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针对原文的特色、实用信息、目的和功效,在用词、表达以 及句子结构等方面要认真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