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17篇
劳动科学   201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9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772篇
社会学   9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源自美国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有其特定的含义、特征与功能,ADR的世界性潮流以其倡导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和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和永恒文化资源的调解是当代ADR中最重要的形式,构成了ADR的核心;而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调解传统,则渗透着中华文化和谐理念的精华.以纽约和上海两个大都市的实践素材为例,将美国的"ADR文化"与中国的"调解文化"做相关的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获得的重要启示则是,应当充分重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以共同致力于形成足以适应构建现代和谐社会需要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新型的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952.
论行政复议调解的可能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行政法学理论认为,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的理由主要是行政权不能由行政机关自由处分、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地位不对等以及调解不能实现公平正义等。这些理由均不能成立。在行政复议中适用调解能够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解决行政争议方式的选择权,突出“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有利于简便高效地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并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行政复议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以及利害关系人全部参加调解等原则,并应注意其与现行制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953.
调解作为一种民商事纠纷解决模式,有其特殊的文化理念。在我国,调解制度,一方面有其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也有诸多弊端。而国际上一些国家在近期进行的司法改革中,青睐以调解为重要手段的ADR模式,并且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跨国纠纷中对调解制度的选择,使得国内调解制度与国际调解制度之命运截然迥异了。  相似文献   
954.
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和日本的民事调停制度是两国诉讼外调解制度中的典型代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民调解制度在性质上属于民间ADR的一种;而民事调停制度附属于法院,是一种具有广义上的司法性质的纠纷解决方式。此外,两种制度在调解组织的性质和权限、可调解的纠纷范围、调解中的强制性因素以及调解程序与司法权的关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日本民事调停制度中司法权的有效利用可为我国诉讼外调解制度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55.
周斌 《职业》2012,(34):29-31
1月《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施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共同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审查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对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出具调解书."这对于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制度,及时有效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引导当事人更多选择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在实践中存在着先入为主、非自愿调解、时间仓促、交易嫌疑、非当事人参加的调解等诸多困惑,在从正反两方面重点分析了庭前调解的做法是否合理,当事人调解权利的行使能否得到保障,民事调解与刑事量刑有无关系,被告人亲属参加附带民事调解的资格四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目前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规范和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57.
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虽然对此作出了规定,但因过于简陋,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其应有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不能适应当今纠纷解决制度多元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国有必要对此加以完善,以促进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8.
在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案件之所以可以得到多种途径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审前程序中能够为纠纷的解决设置多样化的结案形式。故应该在失权制度上建立不应诉判决,将调解重心前移,确立民事和解制度,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诉讼内ADR等结案形式。  相似文献   
959.
曾某在和朋友喝酒谈业务后猝死,具体死因不明。家属要求雇用方——R公司支付死亡赔偿金,但R公司却认为与曾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是合作关系。由此引发了纠纷,申请调解,社工由此介入。  相似文献   
960.
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我省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奋发有为,积极预防和稳妥地处理了大量争议案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四川”、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