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09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60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罗凯斌 《家庭科技》2011,(11):39-39
步入社会,在人前易脸红的毛病让人苦不堪言。有时同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本来还好好的,突然心里“咯噔”一下,心跳加快,一股热血直往脸上冲。自己难堪不说,还叫别人莫名其妙,常常被别人笑话,以致不敢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92.
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特殊群体。由于经济贫困而造成的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自身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阐述了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征表现及消极影响,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改善自卑心理、消除自卑根源的建设性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93.
通过调查问卷、个案采访、座谈等方式对某大学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建议。  相似文献   
94.
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障碍和恋爱认知偏差方面。如何帮助她们进行心理调适呢? 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 指导人际交往的技巧, 帮助摆正爱情的位置, 开展多方位教育, 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 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心理调适和健康心理的维护。  相似文献   
95.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愈显突出,特别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更为严重。正确分析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他们走出困境,顺利就业,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自身也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问题,而政党功能的调适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无论从历史的经验还是从现实的需要来看,中国共产党都需对自身的功能作必要的调适.这种调适涉及到功能的准确定位、功能建设的重点确定以及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97.
许多领导干部在晋升到某一层次的职位后,会进入一个职业生涯相对高度的停滞期,即“职业高原”现象。职业高原状态的出现有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原因,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都要进行积极的调适,以减少职业高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8.
和谐健康的个体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审美调适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的审美调适这一概念,是指运用丰富生动的美感对个体心理进行调整、改善、充实、优化,通过情感的"高峰体验"和审美超越的作用,使心理结构在美感的强烈刺激下经受锻炼而更加坚强,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审美调适的主要方式则是通过对心理偏激和心理落差的调整来实现心理结构的动态平衡,而审美活动对心灵的调养滋润是保持心理和谐的基本方式,崇高事物和悲剧艺术对否定性情感的宣泄则以相反相成的方式成为审美调适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
大学生“失恋挫折综合症”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恋是爱情的悲剧,它对个体的心理平衡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大学生失恋之后,大部分在情绪和行为上可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系列症状。笔者将其称之为"失恋挫折综合症"。针对这种症状,本文拟从如何看待失恋、如何避免挫折等视角出发,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0.
莫贪怀中酒     
廖茂文 《老年人》2003,(11):56-56
丧偶对谁都是悲伤的事,对老年人更是沉重的打击。几十年相依为命、休戚与共的老伴,突然间撒手人寰,永别而去,这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失伴的老年人,陷入悲伤、烦躁、沮丧之中,睡而无眠,不思饮食,精神萎靡,甚而病倒,卧床不起……怎样才能摆脱丧偶后因过度悲伤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是必须正确面对丧偶后的客观现实。要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活一生,草木一春”,人死如冬草的枯萎,天使其然。有来才有去,有死才有生,生是死的起点,死乃生的归宿……做人要想得开,看得远,只有节哀顺变,才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