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543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296篇
社会学   245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早在汉代,中国儒学便已传入韩国.到李朝时期,作为<易>学一部分的易图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滉的<心统性情图>,体现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继承中国的孔孟、程朱之学和朝鲜历来朱子学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2.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回我自己……”《感恩的心》把我带到了老师精心布置的作业里。老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恩我们的父母。以前我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但是这一次,我却把它当作一次享受,当作一次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993.
在中国,谈到民生问题,自然绕不开住房问题,住房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住房民生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居者有其屋”,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从制度层面抑或从现实层面来看,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难度都很大。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住有所居”则体现了居住目标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与跨越,也是解决中国住房民生问题的理性选择。解决住房民生问题,必须落实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多元责任。群策群力,以达契合。  相似文献   
994.
税务机关作为重要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时代和职能赋予税务机关的重要任务。笔者试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及必要性出发,就当前基层税务系统干部队伍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提出构建学习型基层税务机关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995.
我和韩道一起住。 跃层的房子,我住楼下,他住阁楼。他念大四,每天出门的时候手里拿着专业书,我已经工作6年了,匆匆去上班,高跟鞋嗒嗒在楼道上匆匆而过。  相似文献   
996.
隐逸文化对庄子哲学有直接的影响。隐士是隐逸文化中的主体,庄子生活的战国以前,中国有大量的隐士。庄子从这些隐士身上,看到了隐的方式在人的社会存在中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它拿来作为人处于生存困境时的一种调剂,是极其有用、有效的方式,所以,他把隐的方式由身隐转到心隐上来,这样就使隐士的精神特质。能为普通人所实践,把隐士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借来作为尘世中人调合个人与现实矛盾的一种中和、有效的办法,用以疗救和缓解人们精神和心灵的痛苦,从而使“心隐”成为他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7.
孔子教化之道彰显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成人意蕴。孔子从慎思个体生存处境此一根本问题出发,唤起个体生命朝向更高事物,据此确证自我生命价值。孔子以切实行动践履其“天下归仁”的大道理想,即塑造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秩序。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敞开了其教化人心的基本视野,即始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唤起个体心灵朝向他者。作为孔子教育实践的中心,“启发”旨在引导个体从切己的生存体验出发,由现实性向可能性不断提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一步步引导个体由一己生活境遇向人类历史文明延伸,藉此让“教化之道”得以传承。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孔子教化之道,意在激活当下教育实践的深度自觉,唤起人们像孔子一样不断思考更好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8.
茶山试图建立一种与生活和行动不可分割的儒学世界观,在他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中,他对上帝的自然神论者的解释为人事中的道德和善提供了本体论的基础。他以天命赋予每个人的人性作为道德倾向,认为这种人性是人自我实现的必要动力。他用一种他认为可以指导行动,在实践和人伦中完成儒家理想的理论来取代理学,其目的在于理解和发展来自于宇宙和人的理。  相似文献   
999.
早期太谷学派作为中国最后一支传统民间学派,在性、命、心等传统哲学命题上未脱离传统儒家的基本范畴,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00.
王维有其卓绝的歌诗地位。王维诗歌的歌诗化程度高,这也是王维诗歌有别于初盛唐其他诗人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王维不仅仅歌诗创作的起步早,数量多,而且其歌诗艺术的形式全,质量高。王维诗歌“歌诗化”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具有“情绪的大众化”、“题材的民俗化”和“语言的简约化”三个特点。而其“歌诗化”的特殊自觉,则建筑在“特殊的歌诗风气”、“特殊的歌诗效应”、“特殊的歌诗条件”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