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试论可持续发展财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但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组成部份的可持续发展财富观,其理论研究几乎还是一个空白。可持续发展财富观与传统财富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可持续发展财富观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量以及人口素质、数量和结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并阐释了全新的消费范畴──消费场;阐述了导入消费场范畴后消费结构的演进规律;着重探讨了建立在消费场范畴基点上,与部分产出财富观和全产出财富观具有重大差异,可显著改善人类社会财富图景的综合财富观。  相似文献   
33.
15、16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社会转型时期,也是西欧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从粗俗走向文明的现代化时代。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及其现代性重要影响是当时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变迁阶段的显著标志。中世纪以来西欧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的涌动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财富观念的变化;一是快乐人生观念的涌现;一是新式荣誉观念的崇尚。  相似文献   
34.
先秦时齐鲁诸子诸多的财富论说互相补充融通,构筑了丰厚的财富思想体系,其对中国社会财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财富伦理论与财富治政论是齐鲁文化中财富思想的重要组成。财富伦理论是从大众或个人道德固守的认知维度,立于社会伦理立场上,言说个人财富的获取与使用问题。齐鲁诸子从个人求取财富的动机、财富的获取手段与途径、财富的使用去向与边际等角度,提出了是非评判的价值标准与择取建议。齐鲁诸子的财富伦理思想为后世所认可与接受,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其对当下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徐蕾 《社科纵横》2011,26(1):125-127,143
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财富观问题研究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和财富观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理性地追求财富,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健康财富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也将有助于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全社会财富观的确立,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6.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充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在财富发展上先后经历了从强调“先富”逻辑—倡导“市场财富”——尝试践行“共富”的演进历程.本文认为,这些带有阶段性特色的财富观的演进历程,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经济体制内在矛盾发展:即从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并历史地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国富特质的财富动力机制的开启——-从国富导向民富——开启贯通国富民富的历史甬道”这一财富发展进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把握现代社会财富发展进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品质.  相似文献   
37.
少数人富裕之后,其财富观严重背离了道德观,他们只用财富界定自己的地位,缺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问题富翁”。  相似文献   
38.
高红  窦正斌 《东方论坛》2007,(6):114-119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慈善理念的支撑.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慈善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政府对民间慈善空间的挤压甚至替代,致使中国社会缺乏现代慈善理念,主要表现为人本权利观、公民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理性财富观的匮乏.培育现代慈善理念应从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慈善资源、倡导公民之间普遍化的互惠、培育公众公共精神品质以及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等着手.  相似文献   
39.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但其实质上隐含着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立场。在《手稿》中,马克思坚持政治经济批判的方法,以劳动与生产作为财富的基石,阐释资本主义在资本逻辑统治下社会财富生产的悖论和分配不公正现象,揭示资本权力下对抗性的加剧和劳动阶级非幸福的苦难境遇。通过对资本主义将“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的批判,指出未来社会财富的宏大基石从劳动生产转到人自身的生产,从而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时间将成为自由时间,人们真正在闲暇时间中享受幸福,实现真正的社会的个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与幸福观对改变当今社会人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中国大学生现实化的财富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中最富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的高智力群体,有着极其敏锐的感受力。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汇入席卷全球的当代科技革命洪流以来,中国大学生身处其中,其财富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课题组经过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大学生财富观的影响及其机制。一、对大学生财富观调查结果的分析之所以把大学生的财富观概括为“现实化”,理由是他们的财富观比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不再信奉“贵义贱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信条,更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商主义”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