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3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344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期我国经济呈增速趋缓、物价攀升的边际滞胀态势。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红利减少、储蓄—投资转化率低和制度不完善,引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企业成本上涨和公众的高通胀预期。借鉴国内外有关滞胀治理的理论研究,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劳动的收入份额,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投入,实行结构性减税,完善科技投入体制,完善产权、户籍、社保和行政法律制度,明确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合理引导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92.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方面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社会总需求结构失衡严重,消费、投资、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极为不协调。经济失衡的复杂性,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成为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面对新的形势,确定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通过两大政策的配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优化总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93.
刘清亮  高志勇 《河北学刊》2008,28(1):154-157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表达了通过调整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良好意愿。这一目标,既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又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相适应,堪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决策。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能,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于贯彻落实初次分配公平的目标,"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4.
美国传统的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没能解救1929—1932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和罗斯福新政各项举措的实施,赤字财政政策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文化产业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国内经济界、文化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产业在宣扬文化活力的同时,促进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6.
<正>宏观调控是政府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有效搭配及作用发挥,在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外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大多习惯于单独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却往往忽视了两者的协调与配合效应。因此,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对于进一步预测宏观经济走势、认识宏观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效应特殊性,指导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等,都具有非  相似文献   
97.
伴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和预算方法的变化,地方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债务资金用于其他急需支出、重点民生支出事项。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发力。虽然2015年赤字率将提高到2.3%,但从财政赤字的国际经验、国债负担率,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手段、实施效果来看,我国的财政风险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98.
传导机制·行为反应:兼论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尤其是传导机制中微观主体的反应及其行为调整,财政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体制约束、微观主体数量、消费倾向、预算约束、信息传递效率与政策工具作用时间的函数。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解释了积极财政政策失灵的原因,并对稳健的财政政策工具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
动态     
《西部观察》2002,(9):63-63
  相似文献   
100.
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是各国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免税收对经济形成刺激作用,这是美国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起长期沿用的经济调节方式。自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面临着通货紧缩和结构性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却取得了较好效果。不过,其代价却是预算赤字和国债的大量增加。对此,认真了解美国在20世纪应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克服经济衰退、拉动经济增长的经验和教训,也许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