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其中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是深入推进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基于此,选取2004—2019年中国A股地方国企与民企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国企现金持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增加了地方国企的现金持有,其主要途径源于对过度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抑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效应显著存在于位于国有资本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和东中部地区、控制链距离较短、内部控制较弱的地方国企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增加地方国企现金持有,能够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因此,地方国企应把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的契机,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增加创新投入,实现企业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72.
数据不仅是促进“数实融合”的关键要素,也深刻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流通企业数据,检验了数据要素对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显著缩小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且通过提高要素产出效率和提升就业创造水平两条路径缩小了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要素更能缩小技术密集型、生产性和高端流通企业的内部收入差距,但会扩大劳动密集型和普通流通企业的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规模越大越能缩小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且该缩小作用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特征。因此,应进一步畅通数据要素供给渠道,加大数据要素供给规模和拓宽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不断缩小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3.
中国汽车社会进程中交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能源紧缺、交通事故频发等,必须积极寻找有效的交通治理思路。通过对交通共同体文化形成的理论分析发现,汽车社会创造了新的交通共同体,共同善是其基本目标。通过对英美交通治理实践的比较分析发现,其成功之处在于共同体治理模式:政府主动谋求与企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合作,交通民间组织非常发达。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交通治理的基本思路应为:以政府为主导,将各种社会力量整合到交通决策与管理之中,培育交通民间组织与公共精神,从而形成共同体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4.
中国哲学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4种传统: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天下主义。自然意识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为一体;民本意识是指注重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把民意看成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忧患意识是指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个体自觉承担淑人拯世之责任;天下主义是指破除宗教、国家的界限,针对全天下而发表思想文化原理,以建立普适天下的世界和平与秩序、提高全人类的文明教养为自己的责任。这4个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支撑,必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这4种传统本身也将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创新转化,有助于当代中国自身话语体系建设,有助于形成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5.
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断抗争与奋斗的历史轨迹,亦即探寻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史,说明反映中华民族共同愿望的中国梦实现之不易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现实性。当代青年学生作为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应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76.
庄子与禅佛教的幸福论包含四个方面:顺生、适意、无执、中观。所谓顺生,就是接受并且顺应我们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有限性,幸福的实现就在每个个体的有限性存在之中。适意指的是个体幸福的独特性,强调每种生命类型都可以体现与实现幸福。然而,无论顺生或者适意都不能涵盖个体追求幸福的全部内容,真正的或完满的幸福还包括无执与中观。无执的幸福要求彻底泯消一切差别,包括泯消个体我的“有执”,这其实是一种超越了世间的有执幸福才能体验到的幸福。但对于庄子和禅佛教来说,最高义的或胜谛义的“幸福”是中观的幸福,这是一种既包括有执的世间幸福,又包括无执的出世间的幸福的幸福。而这才可以称得上完满意义上的幸福。  相似文献   
77.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并发症使得残障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而从事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亦将愈加突出。运用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并通过年龄别残障率测算未来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进而得到全国未来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量。测算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652.02万人增至1 643.43万人,年均增加29.16万人;如果采取专业机构进行长期照护,2050年所需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人员150万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过程中,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人员配置量将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针对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有必要采取如下4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长期照护服务社会化,体现长期照护服务规模效应;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效率;三是鼓励低龄老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有效开拓养老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8.
随着居民私家车保有量不断高速上升,自驾游由于其出行方便、可以体验驾驶乐趣等好处,极大地受到旅行者的偏爱。据最新统计,中国居民自驾游年度出游频次、平均时长、人均消费等指标逐年上升。特别是消费者平均入住酒店消费指标增速较快,景区内的酒店如何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和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最优定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自驾游消费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消费者参考点依赖的购买效用理论,以旅游目的地内的两家竞争性酒店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纳什博弈理论建立了两家酒店竞争定价的数学模型,分别从完美信息博弈和非对称信息博弈两个方面对两个酒店竞争时的最优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比较分析了参考酒店(即名气较大的酒店)和非参考酒店在上述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研究表明:两家酒店可以在完全市场信息的情形下达到双方利润的最大化,而任何一方的信息缺失均将导致二者的期望利润降低;参考酒店和非参考酒店应该结成商业联盟,与对方充分分享自己的市场信息才能同时实现两者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9.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载体,产业链长,市场巨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和信息企业都纷纷投向ICV的研发与测试,部分ICV车型已进入量产阶段,新的概念车型也陆续提出。针对新型ICV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从ICV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维度对ICV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从信息处理的感知层、决策层、控制层3个层次构建了ICV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体系结构。研究表明,车辆环境感知和通信技术技术涵盖自车状态和外部环境,短程通信技术(DSRC)、机器视觉和激光雷达技术是实现车辆环境信息采集功能完善的关键;车路协同系统涉及车—车通信、车—路通信、车—云通信,协同智能交通系统、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是车路协同技术的关键;驾驶辅助技术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偏离/避免系统、碰撞预警/避免系统等8个构成,这是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和有条件的自动驾驶3个智能化阶段中的关键;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决策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实现多种技术间的相互支撑与融合,克服关键技术协同障碍,才能实现ICV的市场推广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0.
个体早期教育期望对于其未来教育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在前人对地位获得模型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2013~2014基线数据)为样本,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二元逻辑斯蒂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了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出生于家境贫寒的青少年,其教育期望年限更高,更期望上大学,希望接受硕士、博士等精英化教育;在职业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的选择中,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表明青少年并没有因为其家庭条件不好就降低对自我的教育期望,选择进入次优的大学专科教育。研究结果表明,贫穷不一定导致青少年较低的教育期望,反而正是这种艰苦的家庭条件,对青少年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其对改变家庭命运、实现向上流动具有更强的信念,希望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现阶层的跃迁;对此的政策蕴含在于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寒门学子超越自身及家庭的不利条件,使之获得力争上游、实现高等教育梦的机会,促进社会合理有序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