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83篇
社会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贾平凹的长篇新作《暂坐》,是对一个走出体制、走出家庭的新时代创业闺蜜群在物质追求与精神皈依间苦苦挣扎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的展现.小说以西京城不同的建筑文化空间为嵌套叙事结构,赋予了人物以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话语.小说对都市闺蜜群的生存状况的细致描摹和精神状况的深入发掘,不仅动态地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也为当代"女性在都市"的文学画廊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物群像.  相似文献   
92.
关于长篇小说《秦腔》的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在《收获》分两期发表,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此作一出,即在读书界和创作界激起了广泛的反响,京沪两地批评家也迅速做出反应,并分别召开了气氛热烈的研讨会。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在导师王鸿生教授的主持下,通过认真的阅读和讨论,撰文就贾氏的这一新作进行了笔谈。  相似文献   
93.
贾平凹是当代一位杰出散文家、散文编辑家和散文评论家。贾平凹的散文美学观是什么?本文从强调“真性情”、推崇“平常心’、鼓呼“大散文”等方面,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94.
贾平凹是当代颇具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 ,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 ,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变化的 ,由单纯走向成熟 ,经历了一个欢乐—忧郁—困惑—绝望—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
乡土作家的咏唱——论贾平凹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在诸多乡土小说中,作家饱含深情地歌赞了乡土神奇、美丽的地域景观,充满执着地张扬着生活在乡土之上的人们健康、优美、高尚的爱情婚姻道德观念与仁义、正直、坚韧、富于血性的侠义行为.  相似文献   
96.
贾平凹文学创作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创作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精神创造活动 ,因此 ,作家的创作活动 ,便是在写作目的制导下完成的。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目的 ,可以归结为 :为时代而写作、为平民而写作 ;写作在于自娱和娱人 ;意象创造在于尽意。由此可见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目的中 ,浸透的是一种艺术化的审美精神。这对于校正当代文学创作中过于政治功利化倾向 ,具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祖 《社科纵横》2003,18(5):50-51
本文试图从贾平凹小说文本的线形研究中 ,探索其作品的发展脉络、内在价值、艺术精神 ,及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心态。并从文化心态的角度 ,对贾平凹小说作品中思想钙质的缺乏、终极关怀的不足 ,及现代意识的欠缺 ,作以学理上的批评和梳理。  相似文献   
98.
中国人对于名字比较讲究,并很重视,叫错或写错别人的名字,不仅会闹成笑话,而且也显示出对于姓名本人的不尊重。正确读写人名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名从主人”,即按照主人的意愿读写;二是定由规范,即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以及计算机标准化处理技术来正确读写。  相似文献   
99.
《怀念狼》体现了贾平凹“以实写虚”的文学创作理念,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怀念狼》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因整体性意象构建而造成文本主题的多义性,而且更在于整部作品蕴含深刻的悲剧寓意.小说展现了触目惊心的狼的灭绝和人的异化,在这双重悲剧后面,又隐藏着作者借这部悲剧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人类精神的迷失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0.
贾平凹《古炉》的"文革"叙事有多重突破:特异的儿童叙事视角实现了作家的隐退;客观化叙述还原了"文革"乡村生活的本真状态;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错位开启了另一种乡村历史的书写;俯瞰式视角可以挖掘出政治原因之外"文革"爆发的多种因素。《古炉》的黑色幽默叙事把人类的灾难和人类自身的缺点与缺陷撕破给人看,以反讽话话和喜剧性戏仿表现了对"文革"悲剧的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