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987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267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04篇
理论方法论   244篇
综合类   3470篇
社会学   905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已经在有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所应用,例如:外语,计算机.但将这一模式运用于管理类课程的尝试还比较少.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出发,结合管理沟通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出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在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的特点.研究表明,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管理沟通学习模式为课堂教学扩展了空间,并为教师和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在管理沟通课上的学习质量,并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从元认知定义入手,结合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探讨了元认知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系统分析传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环境普遍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高端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的"浸入式虚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环境",进而深入探讨了该新型虚拟文化学习环境对上述问题的针对性改善。  相似文献   
993.
从近年发生的危机事件来看,多数企业在危机爆发后会快速发布危机声明表明企业立场,但是这种发布危机声明往往带有盲目性,缺乏理论支撑.文章选取40家爆发过危机的企业发布的共41篇危机声明,以“黄金法则”中的3个W和4个R作为自变量,效果V作为因变量,运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W3(我们对此做了什么)和R1(遗憾)对危机声明的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以此结果探究企业危机声明的范式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报告了一项英语专业的写作教改实验。该创新写作课程将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引入外语写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教改课程的背景、理论基础和课程设计,并通过5个中西文化热点话题,探讨了五种英语写作文体的教授方法。仅希望藉此引发更多关于外语写作教学的试验,和对写作本质、写作的社会文化功能等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在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现象由会话参与者共同构建,百科知识和文化模式的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跨文化是在情景中临场涌现的共建现象,既依赖于相对确定的文化模式和规范,也依赖于会话情景展开的各项特征。在“社会-认知方法”理论视角下,在临场涌现的跨文化中,百科知识代表基于会话者的先前经验、由会话者带入交际情景的相对确定的文化模式和规范,这种个体先验知识与实际情境中临场涌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创建出一个跨文化的第三空间。根据这一理论,跨文化性既具有相对规范的成分,也具有临场涌现的成分。这一观点与以话语建构主义为主要代表的其他研究者的观点略为不同。  相似文献   
996.
人类学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以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研究为对象,以探讨人类历史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为目的,运用跨文化(Intercultural)之历史深度描述方法界定历史人类学,具有重要的实践理论意义。跨文化(Intercultural)是指文化的“内在性”、“涵化性”和“互动性”,即通过跨族群文化互动构建历史人类学理论,它与历史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历史民族志和历史人类学的学科特点,跨文化理论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历史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乎能否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通过详细分析习语翻译例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异同,从两种语言文化匹配程度这一新视角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最佳策略,有利于教师跨越文化障碍,提升习语翻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几十年来会议口译的研究主要侧重经验性地描述和推断其认知过程,伴随着口译职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口译活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文章从介绍会议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出发,主张把会议口译放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观察和分析以便更能展现口译活动中各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摘 自香港回归以来,大陆与香港同胞的交流合作愈加紧密。但由于文化的差异,交际中难免产生误解。加上大众媒体在传播中缺乏伦理导向、对两地文化缺乏深入理解,更容易激发矛盾。文章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框架,并结合跨文化交际学和传播学的理论指导,分析2012年初发生的一起两地文化冲突事件,提倡在“建立共识、促进改变和巩固社会的公众空间”中理性交流,并在宏观文化层面确立一种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和主体间性的跨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1000.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化认知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文章根据一项实证调查,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认知和行为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注入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提高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