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80篇
  免费   2153篇
  国内免费   511篇
管理学   8453篇
劳动科学   378篇
民族学   5967篇
人才学   1910篇
人口学   582篇
丛书文集   25146篇
理论方法论   4500篇
综合类   50091篇
社会学   7847篇
统计学   770篇
  2024年   421篇
  2023年   1645篇
  2022年   808篇
  2021年   1470篇
  2020年   1776篇
  2019年   1957篇
  2018年   811篇
  2017年   1665篇
  2016年   2332篇
  2015年   3486篇
  2014年   7400篇
  2013年   7013篇
  2012年   7944篇
  2011年   7869篇
  2010年   7376篇
  2009年   7348篇
  2008年   8235篇
  2007年   6398篇
  2006年   5336篇
  2005年   4899篇
  2004年   4552篇
  2003年   4098篇
  2002年   3242篇
  2001年   2799篇
  2000年   1999篇
  1999年   984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周文化作为中华农业文明的源头,对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周文化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农业文明旅游、文物资源旅游、经典旅游为特色的开发构想,就如何挖掘周文化资源实现其文化价值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陕西特色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为陕西全面发展增添新亮点.  相似文献   
92.
93.
近几年来,文化热潮与互联网的兴起形成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而优秀传统文化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文化产业分布高度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都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市场发展愈发艰难。本文结合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而轻文化"的现象,让人们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珍重我们自身民族的璀璨文化,坚持传承与弘扬富有社会正能量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博物馆,博物馆彰显一座城市的底蕴,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巨大财富。今天,人们给予城市文化更多的关注和厚爱,给予博物馆建设更多的关注,城市文化也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促进着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改变着城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整个城市的修养,了解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感受我们的城市,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96.
昆明G的特色就是以民族文化特色为主,顺应了国家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作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幼儿园,该园的发展值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学习。该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创设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自主研发运用幼儿民族教育园本课程并普及推广,铸造民族教育示范品牌。在以民族文化为办园特色确定之后,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97.
98.
2014年11月29日,以"人文精神与文化浙江"为主题,由浙江省社科联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社科联、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浙江省文学学会、浙江省历史学会、浙江省哲学学会、浙江省伦理学会、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等7家单位协办的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人文学科专场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省社科联巡视员何一峰、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出席会  相似文献   
99.
100.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