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2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771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991.
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经历了由外到内又由内到外的两度转向。从学理逻辑上来看:语言学转向是向内转的重要动力,话语理论则是诱发其向外转的强大磁场。前者使得人们注重内部研究,强调文学的自律性;后者使人们再次瞩目于外部研究,重申文学的他律性。两度转向后,文艺研究界开始注重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和谐。  相似文献   
992.
论中国公共政策理念的第二次价值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公共政策正在经历第二次价值理念的转向。这种转向是从效率与公平在价值上的非平衡关系向更为平衡的关系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它不仅会对中国未来公共政策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会促使公共决策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3.
试论中国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峰 《中州学刊》2002,(5):148-152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经历了面向语形学和语用学的两次转向。在中西方哲学碰撞、交融与汇通过程中 ,以胡适和冯友兰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 ,则主要追随的是西方哲学的第一次转向 ,使中国哲学的建构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困境 ;而在本文看来 ,当代中国哲学语言转向的主流 ,也将由语形学转向语用学面向 :即立于“生活世界”来重建中国哲学 ;从“语用学”的向度 ,来重新理解与诠释中国古代哲学与名辩学思想 ;由西方的镜子式的语言回归到感通的语言 ;由单一的概念思维转向“名象交融的思维运作” ,从而建立起形式抽象与生活世界、人文价值与科学理性和谐统一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99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主体间性理论为实现由传统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995.
一般所讲的“人类学转向”是指在其它学科研究中人类学理论、视野及方法的荡透情况,以及人类学对这些学科知识观念的转型萨起的导向作用。叶舒宪先生指出,“关于‘人类学转I勺’的命题还有一种理解的方式,那就是关注人类学自身的转向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中期,形而上学成了海德格尔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海德格尔之所以转向形而上学研究,既受到一战之中以及一战之后德国复兴形而上学思潮的影响,也是为了摆脱基础存在论所带来的哲学人类学定位,同时还为了更为集中与彻底地研究存在的问题。转向形而上学也反映了他在学术表达方式和人事方面的考量。30年代中后期,海德格尔有了新的形而上学转向———转而批判形而上学本身,这使得其思想历程彻底步入了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当前理论界对人的尊严的探讨没有从元理论的角度阐明尊严问题是如何进入人类视野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哲学本体论的人学转向、人与制度伦理关系的异化及尊严在历史与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给出答案。始自古希腊的哲学本体论的人学转向预示着人对自身的认识和思考,这是人的尊严凸显的历史前提;人类在自己创造的制度中异化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标志着人与制度伦理关系的异化,成为人的尊严凸显的根本原因;并最终通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8.
我国翻译事业近年来虽取得长足发展,却呈现厚古薄今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泽介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文章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从翻译文化战略观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困境及原因进行剖析,阐释翻译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9.
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充分吸收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的基础上所促成的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其特点是把重心放在对历史语言的研究上,通过对历史著述的话语分析来展示历史的文本性、叙事性和修辞性,并由此认为历史是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辩证地看待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对于我们建构一种新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城市规划应在自我反思和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学传统的充分认知基础上,将对社会需求与社会公正的关注纳入传统空间规划,并赋予城市规划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政策内涵,实现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