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1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29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735篇
社会学   130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公民素质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提升公民素质的思想基础,依托文化建设和实践导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不断提高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32.
近10多年来,俄罗斯政府除了应对国内一系列矛盾问题、北高加索地区的战争和周边颜色革命的不断挑战以及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中的大国博弈等,更加致力于以“人类文明”的方式和形象“重返世界”.无论是积极主动展开与世界的对话、举办重要论坛和大型的国际活动以及加大输出文化服务力度,还是依托独特的历史和传统优势,再度寻找和确立自身文化和精神定位,打造崭新的现代文化空间,都凸显出俄罗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努力和迫切感.虽然遭遇内外种种困境与挑战,短期内不容乐观,但长远来看,俄罗斯独特的历史轨迹能否再创奇迹?  相似文献   
33.
宋观 《国际公关》2014,(2):54-55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在品牌传播方面,除了追逐经济利益,也开始关注起自身公益形象的打造。顾客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企业的公益形象亦成为影响其购买意向、品牌忠诚度的重要砝码。毋庸置疑,种种来自业内外的因素,使企业公益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调查显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企业公益,在提升企业软实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企业公益有利于向社会大众展现社会  相似文献   
34.
正2013年1月发布的《2012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中国智库数量已达到429个,紧随拥有1823个智库的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但是中国智库水平参差不齐,真正算得上高水平的为数并不多。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重要内涵包括:一是把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35.
《领导文萃》2013,(12):135
乔治·华盛顿大学开设了华盛顿特区的首家孔子学院,旨在推广中国这一不断崛起的亚洲巨人的语言和文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外交软实力在距白宫仅几个街区之遥的地方得以展现。乔治·华盛顿大学现已跻身建有孔子学院的约90所美国大学的行列。这是北京实施的公共外交之举,目的是在国外留下文化印  相似文献   
36.
《金陵瞭望》2011,(35):89-92
“企业发展,一年靠机遇,十年靠机制,百年靠文化”。 近年来,公司党委积极借鉴世界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注重吸收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紧贴现代金融企业建设发展实际,按照“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以文化发展推动管理升级”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积极培育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富有特色,落地有声。  相似文献   
37.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性竞争力的比拼,而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从品牌价值的视角,通过构建品牌价值—企业软实力模型,可以探讨企业软实力与品牌价值之间的联系。基于该模型,企业可以从树立远大愿景、构建特色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企业文化、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硬实力以及加大沟通平台和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等方面建立并提升自身软实力,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8.
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就是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即表意,比如美国将9· 11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事件),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建构认同),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提供普世价值或者进行道德绑架).当然,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几乎无不想按照自己的话语方式、话语逻辑在国际事务中"指点江山",谋取优势地位和主动权,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39.
文化忧思录     
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样法,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文化模式是沉淀在人们生活方式之中的稳定性特征,与民族生存居住的地理环境、日常生活的样态等高度相关,如中国的经验文化、日本的耻感文化和西方理性文化等。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现代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的功能在于"守望"和"引领",而大学的使命在于文化——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40.
文化是国家特性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赋予国家外交民族文化特色。这显著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中。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实践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建设被提高到软实力核心要素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更加强调中国文化对中国外交的指导作用;在多边场合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共存,反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双边关系上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利用文化交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外交的中国文化"底色"更浓,成为当前中国外交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和中国风格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