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44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72.
王夫之诗歌批评中,存在面貌各异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也因之形成三种论说矛盾:重道轻艺、反对定法,但难以合理解释普遍具有法之要素的诗歌文本;维护典范风格批评标准,但因此无法合理分疏真与伪、因袭与创造之别,亦消解涉及情真、创作个性诸说的理论意义;以文本外标准介入诗歌文本艺术价值评判,令评判标准产生混乱。它们典型地呈现出王夫之诗歌批评的学理疏失。文学批评应尽可能自觉地坚持带有范导性品格的多元主义原则,反省本质主义思维模式的限度,在自觉的对话、省思中最大程度地自我解蔽。当下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则应一方面尽可能充分地理解、尊重研究对象,一方面对其做出深入的批判性考察;既立足于对文献实存特征的尊重,又对研究者自身“前理解”之限度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73.
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节点,莫言前期与后期的创作在苦难叙事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前期创作中,苦难是莫言小说的叙事动力,莫言常常深入小说人物内心深处,以富有现代性的表现方法进行细致的描绘与渲染,以突显苦难的强度以及人物形象内在的生命张力,从而使其作品拥有了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获诺奖之后的新作中,莫言有意淡化了苦难意识,在叙事中多采用传统文学的方式,作品的整体格调也由此变得轻逸平和。  相似文献   
74.
庭审对质既属法庭调查的主要程序,也是证据调查的基本方法,还是庭审各参与方特别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重要权利。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相关国家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在庭审对质价值指导下,我国庭审对质制度改革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可以通过立法上明确规定对质权为被告人的重要诉讼权利、限定庭审对质的适用案件范围、关键证人范围和启动条件、构建和完善刑事庭审对质制度的核心内容、构建切实可行的庭审对质操作模式、细化庭审对质程序的具体规范等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5.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庭审实质化,但庭审实质化仅单向强化了错案过滤功能,加之审判者的深层认知心理因素、证据信息在诉讼进程整合中的有罪强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实质化的庭审程序仅能适用于少量案件等,其对实体公正的整体保障作用将是有限的。英美对抗式审判仍产生了大量错案即为明证。解说当前改革的两种代表性意见都高估了庭审实质化的作用,提升实体公正水平应贯彻"侦查重心主义"。此概念与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不同,可以融入当前改革,并要求深化改革。贯彻"侦查重心主义"要求对侦查行为进行程序控制;防止以虚假供述为主要目标强化辩护人的监督权;并强化侦查录音录像,为还原侦查过程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6.
从称谓、语言、家庭模式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对待老年人的不同态度所反映的价值观差异,指出了重老与轻老的差异同其他价值观的关系,讨论了中美之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这种差异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7.
科研综合实训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轻化工程本科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科研素养和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该文以轻化工程2019级和2020级学生为对象,探究案例教学方法在科研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式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巩固重要知识点,实现对重要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果产生特定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观察性学习范畴。不同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内控型还是外控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碳传播沟通和情境结构变革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干预变量,且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通过传播沟通影响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通过情境结构变革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成为主要的政策干预路径。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79.
80.
春之统计     
正乘着统计轻舟,伴着无尽春意。越过千山万水,路过风花雪月;看过繁花玉树,走过金屋碧瓦;品过琼浆玉液,尝过万苦艰辛……在春的情浓里,在梦的诗意中。倚着统计之风,满树桃花,洋洋洒洒,溢满八闽大地;踏着统计之雨,满江春水,清清浅浅,轻扣沉睡心扉。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